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数字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 the Resilience of High-Tech Industrial Chains

DOI: 10.12677/ecl.2025.1472416, PP. 2138-2150

Keywords: 数字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产业链韧性
Dig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 High-Tech Industries,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利用2010~2023年省份层面数字技术专利数据,并构建高技术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系统研究了数字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链韧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能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链韧性,且这种影响在区域和技术演进阶段层面存在异质性。实证研究还表明,数字技术创新通过专利知识宽度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向影响高技术产业链韧性。据此,本文提出了聚焦技术类型与关键环节、强化技术演进阶段适配与区域协同和紧扣“以数强链”数字化转型关键抓手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This paper utilizes digital technology patent data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from 2010 to 2023 and constructs a high-tech industry chain toughness index system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igh-tech industry chain toughness. The study finds that dig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high-tech industrial chains, and this impact varies across regions and stages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Empirical research also indicates that digi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sitively influences the resilience of high-tech industrial chains through patent knowledge breadt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poses targe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hat focus on technology types and key links, strengthen the adaptation of technology evolution stages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closely follow the key driver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hain with data”.

References

[1]  王栋. 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3(10): 54-59.
[2]  胡甲滨, 俞立平. 创新韧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与特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2): 49-59.
[3]  胡甲滨, 俞立平, 洪金珠. 双循环背景下创新韧性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 2023, 44(6): 51-61.
[4]  胡甲滨, 俞立平, 张宏如. 数字创新韧性与高技术产业创新: 机制及效应[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5(4): 95-111.
[5]  胡甲滨, 俞立平. 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韧性的影响效应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23, 39(22): 168-172.
[6]  郭朝先, 许婷婷. 我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研究[J]. 经济与管理, 2023, 37(3): 82-93.
[7]  王平, 俞媛. 基于FuzzyDEMATEL-ISM的高技术船舶产业链韧性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3, 43(19): 196-204.
[8]  赵蓉, 王鉴雪, 李强. 融合发展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升级韧性研究[J]. 软科学, 2023, 37(2): 1-9.
[9]  焦帅涛, 孙秋碧.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调研世界, 2021(7): 13-23.
[10]  运红, 黄桁. 数字经济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2008-2017年面板数据[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3): 147-154.
[11]  任保平, 张公娇.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与实践路径[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5, 41(3): 30-45.
[12]  赵宸宇, 王文春, 李雪松.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财贸经济, 2021, 42(7): 114-129.
[13]  郭金花, 郭檬楠, 郭淑芬.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 证券市场导报, 2021(6): 13-23.
[14]  陈福中.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与驱动逻辑[J]. 企业经济, 2025, 44(5): 5-17, 2.
[15]  方慧, 姜春宇, 李小玉. 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提升: 基于节点企业视角的考察[J]. 经济学动态, 2025(2): 127-144.
[16]  张杰, 郑文平. 创新追赶战略抑制了中国专利质量么? [J]. 经济研究, 2018, 53(5): 28-41.
[17]  刘志中, 傅奕嘉, 陈迁影.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来自智慧城市试点的经验证据[J]. 价格月刊, 2025(2): 41-53.
[18]  童健, 张聪, 闫勇.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 管理评论, 2024, 36(6): 81-93.
[19]  郑涛, 杨如雪. 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产业韧性[J]. 技术经济, 2022, 41(2): 1-14.
[20]  刘莉君, 冉宇圆. 技术创新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韧性吗?——基于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视角[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17(4): 28-38.
[21]  谷城, 张树山. 产业链韧性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23(6): 123-139.
[22]  肖兴志, 李少林. 大变局下的产业链韧性: 生成逻辑、实践关切与政策取向[J]. 改革, 2022(11): 1-14.
[23]  盛朝迅. 从产业政策到产业链政策: “链时代”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改革, 2022(2): 22-35.
[24]  李晓华. 产业链韧性的支撑基础: 基于产业根植性的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 2022(6): 180-189.
[2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安全研究课题组, 沈尤佳, 陈若芳, 等.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研究——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3(2): 64-71, 158.
[26]  陶锋, 朱盼, 邱楚芝, 等. 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3, 40(5): 68-91.
[27]  虞义华, 赵奇锋, 鞠晓生. 发明家高管与企业创新[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3): 136-154.
[28]  孙伟增, 郭冬梅.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需求规模、结构变化及影响路径[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11): 78-96.
[29]  徐扬, 陶锋, 韦东明. 资质认定型创新政策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量提质”——来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的证据[J]. 南方经济, 2022(8): 113-132.
[30]  沈坤荣, 林剑威, 傅元海.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可得性与企业创新边界[J]. 中国工业经济, 2023(1): 57-75.
[31]  钞小静, 廉园梅, 元茹静, 等.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链韧性——基于产业链恢复能力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4, 41(11): 112-131.
[32]  宋佳荣, 同雪莉. 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产业链韧性: 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 统计与决策, 2024, 40(14): 17-22.
[33]  陶锋, 王欣然, 徐扬, 等. 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企业生产率[J]. 中国工业经济, 2023(5): 118-136.
[34]  李少林, 卫昭君, 马里. 产业链韧性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提升路径[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5(3): 69-82.
[35]  杨晓霞, 李恒. 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检验[J]. 开发研究, 2024(6): 67-7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