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pute Settlement 2025
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制度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
|
Abstract:
个人信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对于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的内涵可以总结为:法定合理使用范畴下个人信息的使用、处理等无需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合理使用制度在处理非匿名个人信息时适用;主要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不受损害。通过构建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从而在个人层面促进个人利益的公益保护,在社会层面实现公序良俗的价值倡导,在行政层面依法规范公共行政,在刑事层面划清个人信息利用的法律界限。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a fundamental resourc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societal advancemen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air use principle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use and process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statutorily defined reasonable use do not require the consent of the data subject; the fair use principle applies to the processing of non-anonymous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it primarily aims to protect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national security from harm. By establishing a fair use principle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can be achieved: promoting public interest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 on a personal level, advocating for public order and moral values on a societal level, legally regulat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on an administrative level, and defining the legal boundarie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on a criminal level.
[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3(1): 28-33. |
[2] | 冯晓青.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正当性研究[J]. 现代法学, 2009, 31(4): 29-31. |
[3] | 赵艺. 论相对公开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6(5): 118-119. |
[4] | 范为.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J].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5): 97-101. |
[5] | 王晨.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 https://www.npc.gov.cn/npc////c2/c22774/202005/t20200523_306323.html, 2025-02-15. |
[6] | 胡宏涛.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J]. 江苏社会科学, 2024(2): 185-192. |
[7] | 程啸.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J]. 中外法学, 2020, 32(4): 1003-1008. |
[8] | 张建文, 刘啸天. 保护和利用之间: 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24-25. |
[9] | 王轶.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J]. 中国社会科学, 2004(6): 111-116. |
[10] | 张红. 《民法典(人格权编)》之合理使用制度[J]. 学习与实践, 2020(12): 40-46. |
[11] | 梁慧星. 民法总论[M]. 第6版.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21: 39-40. |
[12] | 钟瑞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编纂论纲[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1(6): 63-72. |
[13] | 何红锋, 张宇轩. 数字时代个人健康信息合理使用中的利益冲突与弥合——以“设计保护”为进路[J].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2023(4): 43-52. |
[14] | 林奇富, 贺竞超. 大数据权力: 一种现代权力逻辑及其经验反思[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5): 484-490. |
[15] | 卢震豪. 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情形清单与评估清单——以“抖音案”为例[J]. 政治与法律, 2020(11): 136-149. |
[16] | 王良顺, 李想. “合理使用”公开的个人信息出罪路径的法教义学建构——从最高人民法院第194号指导性案例切入[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4(6): 140-151. |
[17] | 何渊. 大数据战争[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10. |
[18] | 操秀英. 网络黑产“魔高一尺”严刑重典才能“道高一丈” [EB/OL]. https://it.people.com.cn/n1/2019/1231/c1009-31529446.html, 2025-02-15. |
[19] | 刘双阳, 李川.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益刑法保护的应然转向——以规制非法使用个人信息为重点[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8(6): 231-242. |
[20] | 陈俊秀.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以2011-2017年公布的773份刑事判决书为研究样本[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2): 85-92. |
[21] | 江波, 张亚男. 大数据语境下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原则[J]. 交大法学, 2018(3): 108-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