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带蓝尺蛾的生物学特征及风险分析
|
Abstract:
[1] | 王玲, 秦长生, 陈志云, 徐金柱, 李东文, 莫羡, 杨华, 赵丹阳. 不同药剂对橙带蓝尺蛾的防治效果[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 36(6): 48-51. |
[2] | 罗集丰, 方怡然, 江丹芝, 邓美华, 余晓东, 李琦琦. 橙带蓝尺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10): 82-84. |
[3] | 林伟, 徐浪, 郭强, 等. 一种罗汉松害虫——橙带蓝尺蛾[J]. 植物检疫, 2017, 31(4): 67-69. |
[4] | 王缉健, 杨秀好, 梁晨, 邹金成, 林汉权. 竹柏重要食叶害虫——橙带丹尺蛾[J]. 广西植保, 2014, 27(2): 22-23+45. |
[5] | 罗集丰, 洪纯丹, 方怡然, 杨培新, 李琦琦, 林伟. 橙带蓝尺蛾在中国的潜在分布预测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 2020, 49(6): 107-111. |
[6] | 谢金礼. 5种生物药剂防治橙带蓝尺蛾试验[J]. 青海农林科技, 2019(3): 27-29. |
[7] | 陈志云, 秦长生, 王玲, 徐金柱, 李东文, 莫羡, 赵丹阳, 杨华. 橙带蓝尺蛾高毒力菌株与不同化学药剂的协同作用[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 37(5): 46-51. |
[8] | 何学友, 蔡守平, 郑宏, 曾丽琼, 黄炳荣, 钟景辉, 谢峥, 张珠河. 福建省近年林业新害虫(I)——橙带蓝尺蛾[J]. 福建林业, 2019(5): 22-25. |
[9] | 水坤春, 杨昌腾, 刘志发. 广东南岭橙带蓝尺蛾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J]. 现代园艺, 2021, 44(14): 35-36. |
[10] | 于江珊. 罗汉松园植物造景研究与评价[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11] | 夏聪, 齐跃强, 何世庆, 等. 罗汉松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 现代园艺, 2015(2): 125. |
[12] | 余海滨, 秦长生, 赵丹阳. 橙带蓝尺蛾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J]. 广东林业科技, 2015, 31(5): 84-87. |
[13] | 肖斌, 肖力, 肖香英. 橙带蓝尺蛾在大余的风险性分析报告[J]. 生物灾害科学, 2019, 42(1): 62-65. |
[14] | 贾文明, 周益林, 丁胜利, 等.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3(s1): 195-200. |
[15] | 李娟, 赵宇翔, 陈小平, 等, 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的探讨[J]. 中国森林病虫, 2013, 32(3): 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