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城市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启示——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例
|
Abstract:
针对资源面临枯竭,地质环境逐步恶化的情况,国家提出建设矿山公园来恢复生态、保护矿业遗迹、促进资源城市成功转型。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包括“中国近代工业博览园”、“老唐山风情小镇”、“开滦现代矿山工业示范园”三大园区,由“龙号机车游览线”将其连接起来,作为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对后期矿山公园建设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开滦国家矿山的矿业遗迹特点、总体布局、环境治理模式、宣传模式以及典型性五方面展开分析,指出矿山公园整体建设的独特之处。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矿山公园发展进程,针对我国矿山遗迹的特征,提出可行性治理措施。
In view of the deple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gradual deterior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tate proposes to build Mine Parks to restore ecology, protect mining relics and promote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 cities. Kailuan National Mine Park includes “China Modern Industry Expo Park”, “Old Tangshan Style Town”, “Modern Kailuan Mining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 It is connected by “Dragon Locomotive Tour Line”.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Mine Park, Kailuan National Mine Park has typical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later construction of Mine Park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 relics, overall layou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ode, publicity mode of Kailuan National Mine and typical, points out the uniqueness of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Mine Park. On the basis of case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ine Parks at home and abroad is compared, and the feasible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e relics in China.
[1] | 张小军, 董锁成, 尹卫红, 等.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典型案例研究——以宁夏石嘴山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4): 6-11. |
[2] | 李小帆, 卢丽文. 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的联动效应[J/OL].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5(5): 1-11. |
[3] | 张永佳, 张守志.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研究——以白山市为例[J]. 绿色科技, 2021, 23(12): 209-211. |
[4] | 孟超, 侯湖平, 张绍良, 等. 东部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地融合导向的工矿废弃地修复策略: 以徐州市工矿废弃地为例[J]. 中国矿业, 2021, 30(7): 78-84. |
[5] | 秦炳涛, 余润颖, 葛力铭. 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21, 41(7): 3427-3440. |
[6] | 黄隆杨, 王静, 李泽慧, 等. 基于自然资源大数据的城市多功能景观识别与国土空间规划分区[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 23(9): 1617-1631. |
[7] | 郑伯红, 杨果. 地下矿业遗迹保护与开发——以湖南宝山矿山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3): 32-34. |
[8] | 倪琪, 谢艳平. 矿业遗迹保护研究——以浙江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2): 133-136. |
[9] | 田美玲, 方世明. 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 资源与产业, 2019, 21(4): 103-106. |
[10] | 王莹, 刘雪美. 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以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11): 90-94. |
[11] | 雷彬, 李江风, 汪樱, 彭永靖, 赵敏. 基于矿业遗迹保护和利用的樟村坪国家矿山公园规划探析[J]. 规划师, 2015, 31(3): 51-56. |
[12] | 徐友宁. 矿山环境地质学——一个新的地学研究领域[J]. 地学前缘, 2005, 12(2): 122. |
[13] | 李贤. 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石嘴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长安大学, 2014. |
[14] | 韩博, 王婉洁. 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 煤炭经济研究, 2019, 39(10): 64-69. |
[15] | 刘凤民, 刘海青, 张立海, 等. 矿山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7): 15-16+25+46. |
[16] | 杜青松. 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矿类矿山公园建设模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
[17] | 新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申报启动[J]. 青海国土经略, 2017(5): 89. |
[18] | 王同文, 田明中. 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7(2): 76-78. |
[19] | 高润. 国家矿山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评《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20, 40(11): 201. |
[20] | 李海霞, 童索凡. 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 江苏商论, 2015(3): 72-74. |
[21] | 王永生. 有政策 讲规范 重技术——国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集粹[J]. 国土资源, 2007(1): 60-61. |
[22] | 温冰, 周建伟, 王永辉. 国外矿山公园建设的启示[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4, 34(3): 82-86+98. |
[23] | Ghose, M.K. and Majee, S.R. (2000)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Due to Coal Mining and Their Impacts in Jharia Coal Field. Environment of International, 26, 81-85. https://doi.org/10.1016/S0160-4120(00)00085-4 |
[24] | 张锦瑞, 宁丽平, 时力华. 矿山公园建设与对策研究——以唐山开滦矿山公园建设为例[J]. 现代矿业, 2009, 25(3): 1-4. |
[25] | 吴顺福, 郜洪强, 南贵军, 等. 浅议京津冀地区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特色[J]. 西部探矿工程, 2018, 30(12): 99-102. |
[26] | 高颖. 唐山工业遗产旅游游客感知价值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秦皇岛: 燕山大学, 2018. |
[27] | 李海学. 煤矿类矿业遗迹资源调查与价值分析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
[28] | 陈世华, 田大佑. 黄石市矿山公园建设初探[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5(3): 252-255.. |
[29] | 刘泽群, 王德利, 曹士赏, 等. 白云鄂博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资源评价[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8, 31(8): 54-58. |
[30] | 塔娜. 赤峰市地质(矿山)公园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
[31] | 马中军. 开滦煤矿工业遗产景观营造[J]. 工业建筑, 2017, 47(5): 52-55+61. |
[32] | 赵柔嘉. 凝聚黑色魅力、追忆工业文明——开滦国家矿山公园[J]. 中国安全生产, 2018, 13(8): 70-71. |
[33] | 赵楠. 景区建设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M]//果爱民. 唐山年鉴.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2: 299. |
[34] | 王倩.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确立“红游立园”方针[J]. 中外企业文化, 2013(1): 46. |
[35] | 李军. 重现开滦百年历史 展示矿业文化魅力[J]. 中国煤炭, 2011, 37(6): 120-122. |
[36] | 郑亚男, 李建民.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矿山公园发展共生模式[J]. 资源与产业, 2009, 11(6): 4-7. |
[37] | 韦宝玺, 孙晓玲, 李树森, 等.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矿山公园建设[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8, 31(4): 43-45. |
[38] | 刘宗海, 黄德林. 国家矿山公园宣传推广路径比较[J]. 资源与产业, 2019, 21(4): 97-102. |
[39] | 王倩.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传承红色基因高质量发展的思考[N]. 中国经济时报, 2019-03-19(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