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
|
Abstract:
[1] | EPA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ttps://www.epa.gov/laws-regulations/summary-national-environmental-policy-act |
[2] | 中央人民政府网. 环境保护状况[EB/OL].
http://www.gov.cn/guoqing/2012-04/10/content_2584066.htm#:~:text=1979%E5%B9%B49%E6% 9C%88%EF%BC%8C,%E6%8F%90%E4%BE%9B%E4%BA%86%E6%B3%95%E5%BE%8B%E4% BF%9D%E9%9A%9C%E3%80%82, 2021-07-05. |
[3] | 陈健花, 袁素芬.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第三方技术评估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9(8): 7-8. |
[4] | 刘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学, 2014(1): 218. |
[5] | 庄汉. 我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以<环境保护法>第14条为中心[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 46-50. |
[6] | 汪翠萍, 贾晨夜, 等. 我国环境技术评价制度解析及发展趋势分析[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451-455. |
[7] | 王加平, 张伟. 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研究综述[J]. 中国环境管理, 2016(2): 85-88. |
[8] | 郝莹, 郝春曦.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存在问题与建议[J]. 环境影响评价, 2015(2): 50-53. |
[9] | 李伶艳.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27): 128-129. |
[10] | Tietenberg, T.H. (1985) Emissions Trading: An Exercise in Reforming Pollution Policy. RFF Press, Washington DC, 50- 56. |
[11] | 刘淑丽, 李志林, 沈百鑫.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应然性分析[J]. 环境保护, 2019(5): 49-52. |
[12] | 李淑娟, 牛晓君.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32(12): 176-178. |
[13] | 徐福海.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质量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8): 123. |
[14] | 李志林, 包存宽. 中德战略环评公众参与对比分析——基于制度的比较[J]. 环境影响评价, 2016, 38(4): 29-32. |
[15] | 宗建树, 王昆婷. 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N]. 中国环境报, 2014年9月24日, 第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