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
增强回补途径对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L-异亮氨酸的影响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39 Keywords: 谷氨酸棒状杆菌,L-异亮氨酸,回补途径,代谢工程 Abstract: 摘要 该实验考察和比较增强回补途径对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L-异亮氨酸的影响。通过以L-异亮氨酸生产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YI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基因组整合和质粒的方式过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编码基因ppc及丙酮酸羧化酶编码基因pyc。结果表明,获得pyc基因组整合和质粒过表达菌株ILE01和ILE02,摇瓶条件下菌株L-异亮氨酸产量分别提高17.3%(6.1 g/L)和9.6% (5.7 g/L)、发酵罐条件下分别提高11.7% (24.8 g/L)和8.1%(24.0 g/L)。获得ppc基因组整合和质粒过表达菌株ILE03和 ILE04,摇瓶条件下菌株L-异亮氨酸产量分别提高30.8% (6.8 g/L)和13.5%(5.9 g/L)、发酵罐条件下分别提高15.8% (25.7 g/L)和9.5% (24.3 g/L)。此外,过表达pyc和ppc还可不同程度地提高L-异亮氨酸转化率。然而采用质粒过表达pyc和ppc均使得菌株生物量下降。因此,过表达pyc和ppc均能显著提高L-异亮氨酸产量和转化率,基因组整合的过表达方式效果优于质粒过表达。该研究首次比较并报道了增强谷氨酸棒杆菌回补途径对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异亮氨酸的影响,可为其代谢工程改造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