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OI: 10.13718/j.cnki.xdsk.2017.03.012

Keywords: 高等院校,思政教育, 学习动机, 学习行为, 学习过程, 动机分类, 因果关系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较低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习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采用Biggs(1987) 编制的学习过程问卷和NSSE-CHINA量表,通过两阶段抽样(分层抽样、方便抽样)对首都7所高校的7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表层型学习动机与思政教育学习行为呈负向的因果关系,深层型和成就型学习动机与之呈正向因果关系;在三种学习动机中,深层型学习动机对思政教育学习行为的影响最大。

References

[1]  陈立思. 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 2000(11): 38-43. DOI:10.3969/j.issn.0257-2826.2000.11.007
[2]  叶婷, 王超. 国外德育实践对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J]. 求实, 2010(s1): 286-288.
[3]  李爱国, 林亚梅.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100-103.
[4]  BENNE K D and HOULE C O. The inquiring mind[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62, 33(2): 115
[5]  张亚玲.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00.
[6]  LINNENBRINK E A and PINTRICH P R.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and affect: an asymmetrical bidirectional model[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2, 37(2): 69-78. DOI:10.1207/S15326985EP3702_2
[7]  姚纯贞, 米建荣, 王红成. 国内外"学习行为"研究综述[J]. 教学与管理, 2009(30): 48-50.
[8]  张亚玲, 郭德俊. 学习策略教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J]. 心理科学, 2001(3): 352-353.
[9]  孟庆男. 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J]. 政治课教学, 2004(7): 36-38.
[10]  赵宗金, 王小芳, 宋文红. 高校大学生深度学习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情调查的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1): 73-77.
[11]  胡卫星, 赵苗苗.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实验研究[J]. 中小学电教, 2005(11): 50-51.
[12]  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13]  张建玲, 毛晋平. 扩招后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调查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04(4): 72-77.
[14]  张耀灿, 徐志远.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03(z1): 10-13.
[15]  陈立思. 现代化进程的生命线——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J]. 教学与研究, 2000(5): 43-49.
[16]  章凯. 兴趣与学习:一个正在复兴的研究领域[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1): 27-30.
[17]  池丽萍, 辛自强.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2): 64-70.
[18]  WEINSTEIN C E and MAYER R E.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J]. Innovation Abstracts, 1983, 5(32)
[19]  缪斯, 李梅. 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2(6): 30-34.
[20]  耿希峰. 大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年级及性别差异[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175-177.
[21]  楼尊. 专业角色认同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J]. 高教探索, 2010(5): 83-87.
[22]  许兴苗, 胡小爱, 王建明. 专业认同及情境变量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9): 74-80.
[23]  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24]  吴玉琴. 从大学生德育课程学习动机看高校德育教育创新[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7(4): 139-141.
[25]  卢智泉, 张国毅, 侯长余, 等. 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1): 16-17.
[26]  周勇, 董奇. 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3): 30-33.
[27]  孙文芳, 庞毓恩. 不同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右江民族医学院武术选修课班学生为例[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1(3): 80-81.
[28]  ELEANOR E M, CAROL N J.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M].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9]  雷雳, 侯志瑾, 白学军. 不同年级高师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4): 17-21.
[30]  罗建平, 马陆亭. 高校学生类型与学习行为关系[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8): 78-8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