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
禁止从事职业的处罚措施升格为资格刑的根据
|
Abstract:
摘要:长期以来,对利用职业便利或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实施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追究,我国刑法未予以明确规定,往往由行政机关来作出。《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赋予了人民法院禁止犯罪人一定期限从事职业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扩展了刑事责任的内容。但由于该修正案将禁止从事职业规定为非刑罚处置措施,附加在刑罚之后适用,极易产生“处罚过剩”。对禁止从事职业的处罚权分设为司法裁判权和行政处罚权,不仅不利于刑事司法权的独立适用,而且有悖于实现刑事责任追究的公平原则。因此,应当在立法上将禁止从事职业的非刑罚处置措施升格为资格刑。 关键词:职业;非刑罚;处置措施;刑事责任;资格刑
[1] |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
[2] | ???法制日报法制网.附加刑中明确规定从业禁止[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4-12/17/content_5890589.htm?node=20908,2014-12-17. |
[3] |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
[4] | [EB/OL].http://www.npc.gov.cn/npc/lfzt/rlys/2014-11/03/content_1885122.htm,2014-11-3. |
[5] | ???林山田.刑法通论(下册)[M].台北市:台大法学院图书部经销,2006. |
[6] | ???林山田.刑法通论(下册)[M].台北市:台大法学院图书部经销,2006. |
[7] | ????周振杰.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
[8] | ????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
[9] | ???法制日报法制网.附加刑中明确规定从业禁止[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4-12/17/content_5890589.htm?node=20908,2014-12-17. |
[10] | ???吴平.资格刑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
[11] | ???陈志辉.重构资格刑——对通说的挑战[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4). |
[12] | ???张贵玲.刑罚轻重的理性思考与合理方向[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1). |
[13] | ????胡学相,吴锴.论计算机犯罪的几个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
[14] | ????李凤梅,谢望原.马耳他刑事法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15] | ???马俊驹,童列春.私法中身份的再发现[J].法学研究,2008(5). |
[16] | ???陈志辉.重构资格刑——对通说的挑战[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4). |
[17] | ????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
[18] | ????黄风译.最新意大利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
[19] | ????黄风译.最新意大利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
[20] | ??8?罗结珍.法国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
[21] | ???李荣.我国刑罚体系外资格刑的整合[J].法学论坛,2007(2). |
[22] | ????胡学相,吴锴.论计算机犯罪的几个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
[23] | ????张滋生,汤啸天.资格刑探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
[24] | ????张滋生,汤啸天.资格刑探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
[25] | ????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
[26] | 参考文献: |
[27] | 参考文献: |
[28] | ???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
[29] | ???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
[30] | ????李凤梅,谢望原.马耳他刑事法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31] | ??8?罗结珍.法国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
[32] | ???吴平.资格刑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
[33] | ????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
[34] | [EB/OL].http://www.npc.gov.cn/npc/lfzt/rlys/2014-11/03/content_1885122.htm,2014-11-3. |
[35] | ???马俊驹,童列春.私法中身份的再发现[J].法学研究,2008(5). |
[36] | ???张贵玲.刑罚轻重的理性思考与合理方向[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1). |
[37] | ???李荣.我国刑罚体系外资格刑的整合[J].法学论坛,2007(2). |
[38] | ????周振杰.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
[39] | ????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
[40] | ????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