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过程数据聚类分析研究及其在模型辨识中的应用
, PP. 24-27
Keywords: 热工过程,聚类分析,给煤量,主蒸汽压力,模型辨识
Abstract:
发电厂热工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延迟的特性,利用欧式谱系聚类分析方法对热工过程进行工况划分,将热工过程的非线性转化为若干个工况点的线性化问题,并把时间戳属性引入聚类分析的数据矩阵中。利用改进微分进化算法对给煤量设定值、主蒸汽压力的辨识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方法能够提高模型辨识中工况划分的合理性,并且在给煤量设定值阶跃扰动时使负荷相对稳定。根据试验数据辨识得到的模型参数存在差异。
References
[1] | 张泽.基于模糊聚类神经网络的锅炉过热器故障诊断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2]李超顺.水电机组控制系统辨识及故障诊断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3]王志杰.基于最差子空间分解聚类的热工过程模糊辨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8):8286.[4]王智琴.复杂热工系统的ts模糊模型辨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5]郭颖,吕剑虹,吴波.基于ts模糊模型的热工过程建模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0,32(1):210215.[6]王杰,姜国强,王栓.基于混合学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主蒸汽温度控制[j].热力发电,2009,39(2):2831.[7]范金城,梅长林.数据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8]阳明盛,罗长童.最优化原理、方法及求解软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9]刘自发,张建华.一种求解电力经济负荷分配问题的改进微分进化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10):100105.[10]刘长良,于明.微分进化算法研究及其在热工过程参数辨识中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38(3):269273.[11]王晓妹,刘长良,刘廉隅.基于matlab/simulink电站锅炉仿真算法库设计[j].热力发电,2007,36(12):7679.[12]赵文杰,牛玉广,刘吉臻.基于多模型的过热汽温自适应串级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3,20(2):107109.[13]张小桃,倪维斗,李政,等.基于现场数据热工对象建模的可辨识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11):15441547.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