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5 

近代中国公司法制之形塑及其诱因考论――以股权利益调整为线索

Keywords: 近代公司法, 股权利益调整, 官利, 优先股, 公司控制权, 官商关系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从1914年中华民国颁布的《公司条例》到2014年开始施行的新《公司法》,中国公司法制经历了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百年变迁。公司法制史一直没有成为公司法学研究的重点,从对公司法改革之作用来看,公司法学者更有可能也更有必要了解公司法制之过往发展。近代中国公司法制之形塑必有其深刻的社会诱因,对其本质的认识不得不通过成熟的公司法基础理论予以阐释。近代公司立法着重对官利、优先认购股、公司控制权等问题予以回应,体现出股权利益调整策略在中国公司法制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但其中也反映出公司法制对商业实践的回应存在理解偏差,从而呈现出扭曲的股权利益调整机制。厘定中国公司脱胎于合伙之关键要素,并明晰股权利益存在分离之客观事实,实为近代公司法制遗留于当代改革之难题。公司法改革远没有结束,也不可能有终点。公司法制变迁要面临的问题也将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而变化。惟其不变之内核,是中国公司法制自其生成开始,渐次形成独有之立法理念,厘定出调整之应有边界,并由此体现其存在之价值。回顾历史,多有裨益。

References

[1]  王孝通.公司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2]  王泰铨,王志诚.公司法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2006.
[3]  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  刘秋根.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汪翰章,主编.法律大辞典[M].上海:大东书局,1934.
[6]  裴伯英,主编.会计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7]  曾宛如.公司法制基础理论之再建构[M].台北:承法数位文化有限公司,2012.
[8]  江眺.公司法:政府权力与商人利益的博弈――以《公司律》和《公司条例》为中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9]  甘培忠,周游.我国公司法建构中的国家角色[J].当代法学,2014,(2).
[10]  周游.企业组织形式变迁的理性逻辑[J].政法论坛,2014,(1).
[11]  王裕明.明代商业经营中的官利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3).
[12]  朱荫贵.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J].近代史研究,2001,(4).
[13]  李玉.中国近代股票的债券性――再论“官利”制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3).
[14]  朱慈蕴,沈朝晖.类别股与中国公司法的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2013,(9).
[15]  方流芳.中西公司法律地位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1992,(4).
[16]  魏淑君.近代中国公司法史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