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南京二手房活跃度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DOI: 10.3724/SP.J.1047.2015.00698 , PP. 698-704
Keywords: 影响机制 ,二手房活跃度 ,南京 ,空间特征 ,核密度估计
Abstract:
随着越来越多住房可通过网络查询和交易,为住房空间研究提供一个全新数据来源。本文通过对南京搜房网二手房数据挖掘,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南京二手房活跃度的空间特征,重点探讨不同二手房活跃度影响因素,并通过河西、大光路和夫子庙3个案例,实证二手房活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南京二手房活跃度空间呈现"一心三组团"的结构。二手房活跃度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京市鼓楼区和建邺区;东部玄武高教区、南部江宁二手房活跃度较低,住房空间较为固化,居住空间发展较为成熟。影响二手房活跃度空间差异主要有住房内因和住房外因2个方面。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住房内因的价格、住房层数、绿化率和装修程度和外因的学区、地铁和区域变量显著影响二手房活跃度。居住层数、物业管理费、生活配套设施在活跃度高低2个层面显著。
References
[1] 武文杰,张文忠,刘志林,等.北京市居住用地出让的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研究,2010,29(4):683-692.
[2] 袁雯,朱喜钢,马国强.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南京主城拆迁改造的透视[J].人文地理,2010,25(2):65-69.
[3] 苏振民,林炳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控制:居住模式与公共政策[J].城市规划,2007,32(2):45-49.
[4] 张静,张丽芳,濮励杰,等.基于GWR模型的城市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7):828-833.
[5] 张祚,李江风,陈双,等.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11,66(10):1309-1320.
[6] 张爱华,冯长春.城市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研究——以廊坊市主城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9):26-32.
[7] 郭菂,李进,王正.南京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3):83-88.
[8] 王茂军,张学霞,张文忠.大连市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空间结构[J].地理研究,2002,21(6):753-762.
[9] 艾彬,徐建华,黎夏,等.社区居住环境的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1):51-58.
[10] 张文忠.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J].地理科学,2007,27(1):17-23.
[11] 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利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86-93.
[12] 刘旺,张文忠.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微观机制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5):802-805.
[13] Stevenson S. New empirical evidence on heteroscedasticity in hedonic housing models[J].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2004,13(2):136-153.
[14] Song Y, Knaap G J. New urbanism and housing values: A disaggregate assessment[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54(2):218-238.
[15] 周春山,陈素素,罗彦.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J].地理研究,2005,24(1):77-88.
[16] 黄莹,黄辉,叶忱,等.基于GIS的南京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4):47-52.
[17] 廖邦固,徐建刚,宣国富,等.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8,63(2):195-206.
[18] 吴宇哲.基于GIS的城市住宅价格时空演变规律探索及其应用研究[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9] 刘旺,张文忠.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4,19(3):6-11.
[20] 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GSS(2005)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8):949-960.
[21] Huang Y. Housing markets, government behaviors, and housing choice: A case study of three cities in China[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4,36(1):45-68.
[22] 阮连法,张跃威,张鑫.基于特征价格与SVM的二手房价格评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75-78.
[23] 乔志敏,李德峰,邹文军,等.基于财产税征收的不动产价值评估——对北京市4个内城区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81-86.
[24] 石忆邵,李木秀.上海市住房价格梯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6):604-612.
[25] 宋伟轩,吴启焰,朱喜钢.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2010,65(6):685-694.
[26] Wan N, Qu W, Whittington J, et al. Assessing smart phones for generating life-space indicator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13,40(2):350-361.
[27] 刘锐,胡伟平,王红亮,等.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广佛都市区路网演变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1):81-8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