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基于VISSIM仿真的高架出口匝道工程措施改善程度研究
, PP. 609-612
Keywords: 高架道路出口匝道,VISSIM仿真,改善程度,衔接段长度,右转车,机非干扰,elevatedroadout-ramp,jointarea,vissimsimulation,degreeofimprovement,lengthofjointarea,rightturnvehicle,interferenceofbicycleandpedestrian
Abstract:
:?在总结出口匝道拥挤的成因的基础上列举可能采取的各项工程措施。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典型出口匝道建模,针对各工程措施进行仿真研究,指出机非干扰是影响交通改善程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评价模型中不同衔接段长度下的交通运行状况,研究延长衔接段长度对交织区交通运行改善程度。为高架道路出口匝道区域工程改造实施与否以及如何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References
[1] | 陈颖雪,吴兵.高架道路出口匝道工程措施实施边界条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1):118-121.
|
[2] | 孙明正,杨晓光,张扬.城市高架道路匝道与平面交叉口衔接交通问题及改善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20(5):95-99.
|
[3] | 杨晓光,狄珊.城市高架道路出口匝道衔接路段交通组织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1(2):49-53.
|
[4] | 陈恺,张宁,黄卫.出入口管理技术改善立交与地面道路的交通衔接[J].公路,2006(10):111-115.
|
[5] | 孟祥燕.高等级道路交织区通行能力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
|
[6] | 陈小鸿,肖海峰.交织区交通特性的微观仿真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14(增1):88-91.
|
[7] | 邹智军.城市道路交通仿真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0.
|
[8] | 陈峻,於昊,王炜,等.城市高架道路下匝道地面联结段交通分析与评价[J].中国公路学报,2000,13(3):69-72.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