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宪法认同与公民教育刍议

, PP. 103-106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集中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更是居于统帅地位。因此,如果没有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永远只能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然而,一个社会要形成良好的守宪风尚、弘宪品格和护宪气节,固然离不开宪法规范性的威慑作用,但却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民众对宪法的认同。只有在公民对宪法产生真正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时,宪法才能真正地走进公民的日常生活,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也才能最终确立。因此,深入挖掘宪法认同的相关基本问题,不仅是宪法学研究中一个亟待加强的理论课题,更是当前我们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现实社会问题。

References

[1]  〔德〕哈贝马斯:《公民身份和民族认同》,载《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修订译本),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658页。
[2]  参见汪进元:《宪法认同的文化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3]  参见江国华:《宪法与公民教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3-354页。
[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80-281页。
[5]  陈光辉、詹栋梁:《各国公民教育》,台北:台湾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3-24页。
[6]  陈正桂、玛格丽特·史密斯·克罗科:《宪法教育:美国公民教育的重点与核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0期。
[7]  江国华:《宪法与公民教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3页。
[8]  冯俊、龚群:《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173页。
[9]  王怀成:《德国爱国主义教育注重普及宪法》,《光明日报》,2009年4月26日。
[10]  汪进元:《宪法认同的文化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11]  周叶中:《宪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求是》,2004年第11期。
[12]  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