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学探讨
Keywords: 中药注射剂,合理性,安全性,辨病辨证,药物利用研究,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Abstract:
合理性与安全性是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该研究随机抽取某医院2011年1月—12月份出院患者病历240份,通过12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一致性与配伍禁忌评价、药物利用研究(DUR)以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评价该医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初步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医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给药剂量、给药浓度、溶媒选择、辨病辨证及四项指标与说明书一致性普遍偏低,其中中药注射剂临床超剂量与超浓度使用情况严重,而给药浓度作为保护因素对于评价和预测中药注射剂ADR/ADE发生具有借鉴意义。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可以综合借鉴药品说明书一致性与配伍禁忌评价、DUR以及ADR/ADE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种评价方法。
References
[1] | 张惠霞,陈建玉,宋成.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4): 232.
|
[2] | 王海南,陈文,傅政,等.重视药物警戒在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5): 612.
|
[3] | 宁华,姜洋,张艳华.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5): 279.
|
[4] | 王平平, 高利, 李宁, 等. 辨证与非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对比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8, 15(2): 3.
|
[5] | 王屏,徐彦贵,朱立勤,等.联合用药和给药剂量的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2): 3.
|
[6] | 谢雁鸣,王燕平,田峰,等.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及Ⅳ期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 2764.
|
[7] | 谢雁鸣,魏戌.中药上市后安全性及有效性再评价临床试验设计要求[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 2768.
|
[8] | 张德政,陈方明,谢雁鸣.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公共服务产品平台的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 2891.
|
[9] | 吴国琳, 张力, 余国友.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12): 4.
|
[10] | 马嘉,陈盛新,裘雪友.医院开展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 706.
|
[11] | 张薇.以限定日剂量值为基础进行药物利用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 2892.
|
[12] | 李艳,丁庆明.限定日剂量在药物利用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执业药师,2010,7(9): 6.
|
[13] | 夏勤, 王智. 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的合理性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 31(12): 1033.
|
[14] | 金文成,欧阳郢,孙禹威.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21(6): 291.
|
[15] | 陈可冀,宋军.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2): 1.
|
[16] | 张京春,陈可冀.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最佳模式[J].世界中医药,2006,1(1): 14.
|
[17] | 陈可冀,蒋跃绒,谢元华.病证结合治疗观的过去与现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4): 437.
|
[18] | 曹茂堂.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6): 1404.
|
[19] | 戴萍,金蜀蓉.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说明书[J].中国药房,2008,19(9): 719.
|
[20] | 刘鸣义,焦立红,谢雁鸣,等.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解读与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 270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