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晋东南沁水盆地石炭纪和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研究

DOI: 10.7605/gdlxb.2006.01.005, PP. 43-52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晋东南沁水盆地是目前我国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区之一,煤层气储层主要分布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其厚度明显受沉积古地理控制。本文通过对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岩石学和沉积相研究,对该区主要含煤岩系—山西组和太原组进行了岩相古地理和煤储层聚集控制因素分析。太原组以石灰岩、铝土质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砂岩为主,厚度44.90~193.48m,含多层可采煤层,总厚度0~16.89m,平均7.19m。在太原组沉积期,研究区北部发育下三角洲平原相,煤层相对较厚,中部和南部为泻湖相,煤层相对较薄,东南角主要为滨外碳酸盐陆棚相,在晋城一带障壁砂坝相分布区,煤层亦较厚;山西组以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石灰岩仅在局部地区见到,该组厚18.60~213.25m,含可采煤层1~2层,总厚度0~10.0m,平均4.20m,在山西组沉积期,北部以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为主,中部和南部以分流间湾相为主,东南部则以河口砂坝相为主,厚煤带都位于中部和南部的三角洲分流间湾地区。总之,太原组富煤地带多与砂岩富集带相吻合,位于北部下三角洲平原和南部障壁砂坝地区,而山西组厚煤带大都位于南部三角洲分流间湾地区。

References

[1]  陈刚, 刘林玉.1998.沁水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圈闭条件分析. 西北地质, 19(4):34~38
[2]  程保洲.1992.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山西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53
[3]  黄志明, 张鸿升, 许建国,等.1989. 山西寿阳矿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 沉积学报,7(1):91~100
[4]  葛宝勋, 尹国勋, 李春生.1985.山西阳泉矿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探讨. 沉积学报, 3(3):34~
[5]  孔宪珍, 许惠龙, 李润兰,等.1996.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山西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
[6]  社,280
[7]  刘焕杰,秦勇,桑树勋.1998.山西南部煤层气地质. 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0~25
[8]  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分院,山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987.太原西山含煤地层沉积环境.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9]  社,633
[10]  尚冠雄. 1997.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地质学研究. 山西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405
[11]  杨振宇, 马醒华,孙知明, 等.1998.华北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中国科学(D辑),28(suppl.):44~56
[12]  张建博,王红岩.1999.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有利区块预测.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255
[13]  张鹏飞,邵龙义,代世峰.2001.华北地台晚古生代海侵模式刍议.古地理学报,3(1):15~2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