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桥”在兹:试论康区地理环境及其对边茶的影响
|
Abstract:
自然地理环境是各种自然地理景观和经济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适应于相应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康区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边茶的种植、运输和管理等情况都有着间接的深远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康区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对边茶所存在的情景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并且尝试探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如何塑造或者影响到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茶叶种植和民族往来等多方面情况。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of various natural geographical landscapes and economic production modes, and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must adapt to the corresponding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Kham District has an indirect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cultiv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rick tea.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have a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Trick tea by introducing the physi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Kham District, and tries to explore how the special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hape or affect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routes, tea planting and ethnic exchang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ituation.
[1] | 刘志扬. 清初至民国时期的四川边茶贸易及运输[J]. 思想战线, 2019(4): 65-77. |
[2] | 石硕. 藏族三大传统地理区域形成过程探讨[J]. 中国藏学, 2014(3): 51-59. |
[3] | 更敦群培, 著. 更敦群培文集精要[M]. 格桑曲批, 译. 周季文, 校. 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6: 130. |
[4] | 任乃强, 泽旺夺吉. “朵甘思”考略[J]. 中国藏学, 1989(1): 136-146. |
[5] | Gros, S. (2019) Frontier Tibet: Patterns of Change in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s.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41-85. |
[6]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概况[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9: 2. |
[7] | 王书兵. 川西中部晚更新世地层与环境[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5. |
[8] | 石硕. 康藏历史与文明[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165. |
[9] | 刘祥秀. 1903-1949年国家边疆开发政策下的康区土地利用及其环境变化[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
[10] | 常璩, 著. 华阳国志新校注[M]. 刘琳, 校注.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5: 161. |
[11] | 王昶, 著. 蜀徼纪闻[M]. 张羽新, 点校//张羽新, 主编. 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 第43册.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3: 335. |
[12] | 王我师. 藏炉述异记[M]//松筠, 黄沛翘, 等, 著. 西招图略∙西藏图考. 吴丰培, 校订. 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235. |
[13] | 张廷玉, 等. 明史: 卷一百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二∙丁玉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3909. |
[14] | (嘉庆)四川通志: 卷九十二. 武备志十一∙边防三[M]. 叶8b. |
[15] | 陈子龙, 辑. 明经世文编: 卷三百八十三. 姜凤阿集[M]. 崇祯刻本: 叶3a. |
[16] | [英]柏尔(Bell, C.A.), 著. 西藏志[M]. 董之学, 傅勒家, 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40. |
[17] | 何远庆. 松潘纪略[M]. 同治十二年刻本: 叶4a. |
[18] | 杨显东, 李正才. 四川西南之茶叶[M]. 成都: 四川省农业改进所, 1941: 38. |
[19] | 任乃强, 著. 西康图经[M]. 西藏社会科学院, 整理. 拉萨: 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2000: 245. |
[20] | 林孔翼, 沙铭璞. 四川竹枝词[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219. |
[21] | 吴丰培, 辑. 清季筹藏奏牍: 第1辑∙第3册[M]. 北京: 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 2009: 312. |
[22] | (雍正)四川通志: 卷三十九. 宸翰[M]. 乾隆元年刻本. |
[23] | 李鼎. 藏事十则[M]. 民国三年铅印本: 5. |
[24] | 石硕. 如何认识康区?——康区在藏族三大传统区域中的地位与人文特点[J]. 西北民族论丛, 2015(2): 3-5. |
[25] | 张其勤. 炉藏道里最新考[M]//吴丰培, 辑. 川藏游踪汇编.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5: 390. |
[26] | 李心衡, 著. 金川琐记[M]. 张孝忠, 等, 校注//阿坝州方志办和阿坝州史志学会所, 编. 阿坝州地方志丛书[M]. 康定: 《雪原文史》编辑部, 2016: 125. |
[27] | 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志编写组. 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志[M].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 1. |
[28] | 李研军. 清代前期川藏大道塘汛设置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拉萨: 西藏民族学院, 2013: 11. |
[29] | 格勒. 甘孜藏语自治州史话[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4: 4. |
[30] | 魏源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魏源全集: 第3册[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1: 233. |
[31] | 陈登龙. 里塘志略: 卷上. 土则[M]. 嘉庆十五年刊本: 叶20b. |
[32] | 方略馆, 编. 钦定廓尔喀纪略[M]. 季垣垣, 点校. 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 114. |
[33] | 赵心愚. 清康熙雍正时期川藏道汛塘与粮台的设置及其特点[J]. 民族研究, 2019(2): 116-124. |
[34] | 傅恒, 等, 撰. 皇清职贡图: 卷六[M]. 嘉庆十年武英殿增刻本: 叶88a. |
[35] | (嘉庆)四川通志: 卷九十八. 土司[M]. 叶40a. |
[36] | 刘曼卿. 康藏轺征[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4: 19. |
[37] | 李敬洵, 著. 四川藏区史: 政治经济卷[M]. 任新建, 等, 主编.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281. |
[38] | 刘轸. 四川邛名雅荣四县茶业调查报告[M]. 成都: 四川省政府建设厅[印]: 4. |
[39] | 谭忠诚. 古代茶叶种植技艺对现代的启示[J]. 茶叶通讯, 2018, 45(4): 33-35. |
[40] | 周立三, 侯学焘, 陈泗桥, 等, 编. 四川经济地图集[M]. 重庆: 中国地理研究所, 1946: 20. |
[41] | 张伟仁, 主编. 明清档案: 第41册[M]. 台北: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 1986: 23495. |
[42] | 清高宗实录: 卷七百四十七, 乾隆三十年十月辛未[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226. |
[43]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雅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编辑. 雅安文史资料选辑: 第2辑[M]. 北京: 内部出版, 1985: 25. |
[44] | 周蔼聊. 竺国记游[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二辑. 新北: 文海出版社, 1966: 113. |
[45]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荥经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荥经文史: 第5辑[M]. 北京: 内部出版, 1992: 92. |
[46] | 邢肃芝口述. 雪域求法记: 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M]. 张建飞, 杨念群, 笔述.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75. |
[47] | (雍正)四川通志: 卷十八. 边防[M]. 乾隆元年刻本. |
[48] | 杨一清. 关中奏议全集: 卷三∙茶马类[M]. 民国云南丛书本: 叶38a-b。 |
[49] | 明世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701. |
[50] | (乾隆)雅州府志: 卷十. 筹边[M]. 乾隆四年刊本: 叶53a-b. |
[51] | 丁宝桢. 丁文诚公奏稿: 卷二十二[M]. 光绪二十五年补刻本: 叶12a. |
[52] | 季永海, 等, 翻译点校. 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 175. |
[53] | 陈子龙. 明经世文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956. |
[54] | 王海兵. 跨越族际界限: 明代河湟洮岷地区的私茶贸易[J]. 农业考古, 2018(2): 8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