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百色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例
|
Abstract:
文章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基本理念,在分析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现状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管理架构、课堂教学模式、育人管理体系、文化传承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的策略。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promoting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quality situation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Guangxi. Subsequently, it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such education in Guangxi from aspects includ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curriculum management framework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s,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1] | 李银华.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J]. 新西部, 2019(6): 110-111. |
[2] | 林志杰, 等. 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
[3] | 姚鹏. 改革开放40年民族预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 7(3): 35-41. |
[4] | 周洲.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N]. 光明日报, 2024-08-10(06). |
[5] | 潘懋元.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外延式到内涵式[J]. 教育研究, 2019(3): 5-12. |
[6] | UNESCO (2022)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Education. |
[7] | 王炳照. 民族教育的文化使命与创新发展[J]. 民族教育研究, 2021(4): 5-12. |
[8] |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M]. 第3版.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 |
[9] | 林志杰, 等.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广西模式”的探索与创新[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 |
[10] | 谢治菊. 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教育: 特点、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为例[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7, 5(5): 39-47. |
[11] | 蒋永红, 杨社平. 衔接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目的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20(4): 89-91. |
[12] | 胡炳仙, 梁好. 新时代高校民族预科的办学定位[J]. 高等教育研究, 2018(5): 50-56. |
[13] | 蒋永红.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预”、“补”之争成因分析及对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19(3): 104-108. |
[14] | 王奎正. 预科教育培养模式研究[M]. 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8. |
[15] | 李银华. 少数民族预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理论观察, 2020(6): 70-72. |
[16] | 张亚兵. 民族预科教育中建设民族文化系列品牌活动探究[J]. 才智, 2019(32): 113. |
[17] | 凌春辉. 高校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实证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个案来源[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8(6): 6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