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Progressive Postponement of Retirement Age

DOI: 10.12677/ass.2025.141047, PP. 353-363

Keywords: 延迟退休,退休年龄,渐进式,文献计量
Delay Retirement
, Retirement Age, Progressive, Bibliometric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逐渐成为各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国内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探讨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公众意愿、实施效果及政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提高老年劳动力参与率、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其实施仍面临公众接受度低和制度设计复杂等挑战。文章以期对相关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此外,文章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强调了跨学科研究和配套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In the face of the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aging population, the policy of delaying the retirement ag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countries to cope with the aging problem.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progressive delayed retirement age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public willingness,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policy design of the delayed reti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dual postponement of retirement age policy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in improving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of the elderly and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of pension payment, but its implementation still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low public acceptance and complex system design. 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relevant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supporting system reform.

References

[1]  汪伟, 王文鹏. 预期寿命、养老保险降费与老年劳动供给: 兼论中国退休政策改革[J]. 管理世界, 2021, 37(9): 119-133, 157.
[2]  马骏.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政策应对研究[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 321.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4(5): 720-734.
[4]  程志强, 马金秋.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演变与应对之策[J]. 学术交流, 2018(12): 101-109.
[5]  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人口年龄构成情况[J]. 中国统计, 2021(5): 10-11.
[6]  唐钧. 推迟退休年龄: 适时、适势和适度[J]. 学习月刊, 2006(7): 20-22.
[7]  杨燕绥, 张芳芳, 张杰. 论职工弹性退休的平滑效应[J]. 中国劳动, 2010(12): 19-22.
[8]  林宝.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内涵、目标和任务[J]. 中国人口科学, 2021(3): 42-55, 127.
[9]  原新, 张圣健. 长寿时代老年人的年龄重构及退休政策调整[J]. 人口与经济, 2023(4): 124-136.
[10]  陈卫, 都阳, 侯东民. 是人口红利? 还是人口问题? [J]. 人口研究, 2007(2): 41-48.
[11]  梁玉成. 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一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 2007(5): 129-142+207.
[12]  田立法, 梁学平, 强福荣, 等.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科学决策, 2017(1): 18-35.
[13]  朱稜. 论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5): 7-10.
[14]  倪一宁, 马野青, 王自锋. 空气质量与城市劳动力供给——基于居民退休意愿的视角[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5(4): 1-15.
[15]  吴翌琳, 张育铭, 王菲. 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 61(3): 96-107, 235.
[16]  孙佳佳, 吴铮. 个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5): 51-54.
[17]  樊明. 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18]  李琴, 彭浩然. 谁更愿意延迟退休?——中国城镇中老年人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 2015, 12(2): 119-128, 158.
[19]  于翠婷, 喻继银. 高校教师对延迟退休年龄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成都市高校教师的调查[J]. 人口与发展, 2013, 19(4): 82-89.
[20]  翟绍果, 苏丹.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10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7(2): 21-29.
[21]  倪静玉, 谈敏娟, 叶赟.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延迟退休意愿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11): 1476-1480.
[22]  张锋, 孔雯雯, 王慧, 等. 中高龄护士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20, 35(6): 57-61.
[23]  董娜, 江蓓. 苏州女性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 2015(3): 47-54.
[24]  张丹, 曹原. 高校处级/高级女教师延迟退休意愿影响因素[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8(2): 131-138.
[25]  熊婧, 粟芳. 延迟退休对我国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J]. 上海金融, 2017(12): 18-25.
[26]  刘万. 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计——基于2025年起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假设[J]. 保险研究, 2020(3): 105-127.
[27]  王云多. 老龄社会提高生育率与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潜在策略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23, 45(9): 71-78.
[28]  袁磊. 延迟退休能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吗?——72种假设下三种延迟方案的模拟[J]. 人口与经济, 2014(4): 82-93.
[29]  曾益, 李姝, 张冉, 等. 门诊共济改革、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与职工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基于多种方案的模拟分析[J]. 保险研究, 2021(4): 91-105.
[30]  李姝.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对职工医保基金可持续的影响——基于上海市数据的模拟分析[J]. 财政科学, 2023, 89(5): 72-87.
[31]  殷俊, 田勇, 薛惠元.全面二孩、延迟退休对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以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合并实施为背景[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 34(5): 60-68.
[32]  严成樑. 延迟退休、内生出生率与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 2016, 51(11): 28-43.
[33]  鲁元平, 朱跃序, 张克中.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经济增长及产业效应——基于动态CGE模型的分析[J]. 财贸经济, 2016, 37(10): 30-44.
[34]  景鹏, 郑伟. 预期寿命延长、延迟退休与经济增长[J]. 财贸经济, 2020, 41(2): 39-53.
[35]  封进, 艾静怡, 刘芳. 退休年龄制度的代际影响——基于子代生育时间选择的研究[J]. 经济研究, 2020, 55(9): 106-121.
[36]  张世伟, 王杰. 延迟退休、隔代照料与生育率[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3(5): 87-102.
[37]  杨华磊, 沈政, 胡浩钰. 延迟退休挤占家庭生育水平吗? [J]. 财经研究, 2018, 44(10): 53-66.
[38]  于文广, 李倩, 王琦. 延迟退休、隔代教养与企业年金缴费率[J]. 经济科学2021(2): 123-134.
[39]  张川川, 赵耀辉. 老年人就业和年轻人就业的关系: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世界经济2014, 37(5): 74-90.
[40]  王竹, 陈鹏军. 延迟退休会挤占青年人就业吗?——基于1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19(2): 181-186.
[41]  李磊, 席恒.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青年人的就业效应研究[J]. 管理评论, 2019, 31(1): 255-267, 278.
[42]  武俊伟. 延迟退休何以“延迟”?——基于多源流框架的决策议程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7(3): 59-70, 220.
[43]  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173.
[44]  王克祥, 于凌云. 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综述[J]. 人口与经济, 2016(1): 57-65.
[45]  席恒, 翟绍果. 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机制与方案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5): 107-112.
[46]  杨钒. 延迟退休对养老金可持续性影响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20(5): 91-101.
[47]  曾益, 张冉, 李姝.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小步前行”抑或“大步迈进”?——基于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与财政责任的视角[J]. 财政研究, 2021(4): 102-115.
[48]  肖严华. 延迟退休年龄: 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J]. 上海经济研究, 2023(9): 89-96.
[49]  满小欧, 张艺佳. 如何有效延退: 延迟退休政策组合的年龄效应研究——基于OECD国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3(4): 90-100.
[5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姜春力. 渐进延迟全额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建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之四[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4): 44-48.
[51]  房连泉.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行方案[J]. 人民论坛, 2023(14): 58-62.
[52]  范维强, 杨华磊. 延迟退休、养老金福利损失与配套政策[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3, 38(5): 92-10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