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综述
|
Abstract: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与总结,充分体现了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国内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起源与发展,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应用、实践应用等方面。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系统的、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应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特点,同时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上深入探索其学理支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
Marxist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is a generalization and summary of specific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which fully embodies the significance of having guidance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in Chinese theoretical circles mainly focuses on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basic content, application of basic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However, Marxist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is a systematic and developing theoretical system. Marxist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should integrate th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we should deeply explore its doctrinal support in the research of Marxist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and construct a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8. |
[2] | 孙辉. 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方法论的创新——《中国社会科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和上海《社会科学》召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会”综述[J]. 中国社会科学, 1987(1): 3-9. |
[3] | 李文管. 社会实存与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及社会科学思考[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
[4] | 闻凤兰.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 长白学刊, 2010(1): 18-21. |
[5] | 吴月堂.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本性[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5(5): 26-30 |
[6] | 陈燮君. 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构[J]. 社会科学, 1988(8): 68-71. |
[7] | 王伟光. 简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J]. 北京社会科学, 1995(2): 24-31. |
[8] | 韩玉祥.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多层意涵与发展方向[J]. 学术探索, 2022(1): 17-23. |
[9] |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8. |
[10] | 许玉乾. 论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区别[J]. 人文杂志, 1993(1): 23-24. |
[11] | 许春红.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J]. 人民论坛, 2014(14): 199-201. |
[12] | 杨婷, 王贵艳.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 黑龙江科学, 2022, 13(3): 110-111. |
[13] | 宋来臻, 冷翠玲. 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才智, 2017(23): 179-180. |
[14] | 王曼, 韩锦伟.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中的运用[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37(2): 42-46. |
[15] | 王允健.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历史学科领域内的体现和应用[J]. 时代人物, 2020(2): 2. |
[16] | 巴彦峰.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视角[J]. 新西部, 2018(7): 56-57. |
[17] | 纪永昌, 朱孟姣.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方法论运用——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J]. 南方论刊, 2023(1): 3-5, 9. |
[18] | 姚航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过程方法运用研究[J]. 公关世界, 2021(10): 14-16. |
[19] | 刘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意义[J]. 共产党员(河北), 2017(24): 35. |
[20] | 赵沁沁.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史料研究中的运用[J]. 决策探索(中), 2021(2): 90-91. |
[21] | 胡鑫. 论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J]. 现代交际, 2019(7): 219-220. |
[22] | 赵鹏飞. 卡拉瓦乔油画作品《参拜圣地人的圣母》浅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J]. 才智, 2018(5): 183. |
[23] | 张稠茹.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J]. 声屏世界, 2021(18): 36-37. |
[24] | 龙宇飞, 蒋玉娜. 试析电影《芳华》中的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2(21): 30, 32. |
[25] | 李奎珍, 夏一鸣. 硕士研究生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 30(1): 55-58. |
[26] | 王艳.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的作用[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1): 27-28. |
[27] | 李浩楠.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借鉴价值[J]. 才智, 2020(3): 171. |
[28] | 康佳萍.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十九大报告翻译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7(11): 124-126. |
[29] | 白小芳.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导意义[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4(3): 18-25. |
[30] | 张瑞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法论运用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视角[J]. 品位∙经典, 2023(15): 67-69. |
[31] | 黄合娅, 伍志燕. 社会舆论对公民思想观念的隐性教育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视角[J].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 25(1): 1-7. |
[32] | 杨镜江.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8(3): 1-5. |
[33] | 黄灵洁.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J]. 法制与社会, 2019(32): 227-228. |
[34] | 殷旭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21): 35-38. |
[35] | 吕微.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J]. 科技资讯, 2021, 19(5): 191-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