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旅游景点社区博物馆研究综述
|
Abstract:
社区博物馆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它承载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期许。社区博物馆在我国受到关注大致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对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逐渐重视,社区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中也越来越本土化,成为人人必打卡的热门景区,其特征也显而易见。本文搜集整理一些关于国内学者研究社区博物馆的现状,对社区博物馆的研究进行分类阐述,发现对社区博物馆概念化研究偏多,因此应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从而实现社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道路。
A community museum is a dynamic living entity that carries the promise of a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Community museums received attention in China in the late 1980s. With China’s gradual emphasis on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culture, community museu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localized in China’s development, becoming a popular scenic spot where everyone must check in,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evident. This article collects and organizes some current research on community museums by domestic scholars, and classifies and elaborates on the research on community museum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more conceptual research on community museums, so its research field should be continuously expanded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of community museums.
[1] | (法)弗朗索瓦?于贝尔. 法国的生态博物馆: 矛盾和畸变[J]. 中国博物馆, 1986(4): 78-82. |
[2] | 苏东海. 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 中国博物馆, 2001(2): 2-7. |
[3] | 单霁翔. 探讨社区博物馆的核心理念下[J]. 北京规划建设, 2011(3): 75-78. |
[4] | 曹雅琪. 宝鸡西秦大队社区博物馆保护与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大学, 2022. |
[5] | 卢刘颖. 社区博物馆 博物馆发展的新视野[J]. 中国文化遗产, 2011(5): 64-71. |
[6] | 林矗, 薛纵横. 以人为本 活态保护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探索之路[J]. 中国文化遗产, 2011(5): 72-81+7. |
[7] | 林珊娜. 社区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泉州蟳埔社区博物馆可行性探讨[J]. 福建文博, 2016(2): 80-83. |
[8] | 黄春雨. 社区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 中国博物馆, 2011(1): 39-45. |
[9] | 冯琳, 赵经纬. 活态共构: 社区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J]. 西北民族研究, 2022(4): 93-101. |
[10] | 宋叶. 浅谈“后申遗时代”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基于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J]. 文物世界, 2018(2): 71-74. |
[11] | 雨果?戴瓦兰, 著. 未来的社区博物馆[M]. 宋向光, 译. 北京: 中国博物馆, 2011. |
[12] | 刘新宇. 社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探究——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7): 57-60. |
[13] | 叶若妤, 张琪若, 孙靓. 老龄化下社区博物馆的人文关怀功能[J]. 管理观察, 2019(29): 65-67. |
[14] | 陆瀛. 社区博物馆理念下的文化遗产旅游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厦门: 厦门大学, 2014. |
[15] | 任心禾. 第三方参与社区博物馆的运营情况初探——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3): 7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