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我国国内记忆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
Abstract: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记忆领域的研究亮点和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1~2021年发表的2176篇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共现和聚类分析发现,工作记忆、前瞻记忆、错误记忆和内隐记忆是近十年来中国记忆领域研究中最热门的四个研究主题。目前的研究仍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不断增多。未来还需要对记忆机制,特别是对记忆障碍人群的研究、记忆训练的可持续性研究和跨领域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In order to macroscopically grasp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and trends of the memory in China, this paper used the bibliometrics methods to analyze keywords from 2176 publications published be-tween 2011 and 2021. Based on co-occurrence and cluster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overed that the working memory, prospective memory, false memory, and implicit memory are the four most pop-ular study themes in China’s memory field research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The current study is still primarily based on basic research, with the number of applied studies on the rising. In the future, more research into the memory mechanisms, especially people of memory impaired, memory training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and cross domain cooperation will be required.
[1] | 蔡晨(2016). 两类混合性前瞻记忆的认知加工策略和神经机制(ERPs)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
[2] | 陈幼贞, 孟迎芳, 袁宏, 杨丽娴(2014). 一种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的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 37(5), 1073-1078. |
[3] | 崔慧慧(2014). 联想学习能力、中央执行系统功能与流体智力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
[4] | 段艳平(2018). 大学生错误记忆的情绪效应和参照效应: 专业认同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
[5] | 干加裙, 张曼曼, 胡锦慧, 郭云飞, 陈幼贞(2020). 执行意向影响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18(1), 53-59. |
[6] | 高凯(2015). 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的应用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5(12), 95-98. |
[7] | 葛振林, 党瑾璇, 李静, 高晓彩, 张富昌(2013).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与流体智力的关系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40(1), 102-105. |
[8] | 郭文斌, 高崚峰(2002). 国内心理学界记忆研究热点——基于2003-2013年900余篇文献的关键词共词分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9(7), 37-43. |
[9] | 郭云飞(2020). 时间性前瞻记忆练习效应的特点和加工机制. 博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
[10] | 韩燕, 徐芬(2020). 儿童青少年时期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4), 394-405. |
[11] | 何旭, 郭春彦(2013). 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与资源分配. 心理科学进展, 21(10), 1741-1748. |
[12] | 胡哲, 张杰, 黎翠红, 郭春彦(2020). 来源记忆中背景的情绪效价与唤醒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8(2), 185-192. |
[13] | 黄发杰, 孟迎芳, 严颖(2020). 提取干扰对不同类型内隐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报, 52(5), 572-583. |
[14] | 黄静, 赵美容, 陈洁, 李会, 金新燕, 靖娟, 黄杰(2011). 学习程度和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4), 76-79. |
[15] | 黄羽商, 曹立人(2018). 基于空间方位信息的构型对视觉工作记忆绩效的影响. 心理学报, 50(11), 1222-1234. |
[16] | 江黛苔, 段亚杰, 严帅, 付思文, 刘伟(2021). 事件性前瞻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心理与行为研究, 19(3), 312-318. |
[17] | 黎翠红, 何旭, 郭春彦(2015). 多特征刺激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模式. 心理学报, 47(6), 734-745. |
[18] | 李润泽, 连浩敏, 李彦佼, 张旭明, 李寿欣(2019). 客体相似性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 心理科学, 42(6), 1289-1297. |
[19] | 李松泽, 胡金生, 李骋诗, 王琦, 刘淑清, 康晓东, 崔丽(2016).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缺陷及脑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4(7), 1050-1064. |
[20] | 林静远, 林无忌, 孟迎芳(2018). 尼古丁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报, 50(9), 940-952. |
[21] | 林无忌, 孟迎芳, 林静远(2017). 提取干扰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报, 49(7), 897-908. |
[22] | 林无忌, 孟迎芳, 林静远(2021). 任务转换中惯性激活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来自ERPs的证据. 心理科学, 44(3), 537-544. |
[23] | 林毅辉(2020). 干扰难度对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效应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
[24] | 刘玉丽, 孙萍, 胡永红(2019). 移动互联网使用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菏泽学院学报, 41(6), 68-71. |
[25] | 马忆萌, 孟勇(2013). 前瞻记忆研究进展. 新乡医学院学报, 30(4), 320-323. |
[26] | 孟迎芳, 于海莉(2012).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编码与提取加工的分离.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50-55+162. |
[27] | 屈晓兰, 凌宇, 孟红, 陈屈峰(2017). 儿童句子错误记忆: 发展性逆转现象及精加工推理效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3), 265-272. |
[28] | 任智, 邹夏, 钟沙沙, 刘伟(2017). 吸烟: 促进还是损害前瞻记忆? 心理科学进展, 25(9), 1521-1526. |
[29] | 谭成慧, 幸琪琪, 宋欢(2021). 什么使记忆出错?——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36(3), 122-128. |
[30] | 王腾飞, 李春花, 徐芬, 郭筱琳, 罗献明(2011). 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4), 337-343. |
[31] | 王亚南, 刘昌(2004). 工作记忆、加工速度与流体智力的发展. 心理科学, (2), 507-509. |
[32] | 吴文春, 杨柔君, 孙悦亮(2021). 激活水平和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41(3), 225-229. |
[33] | 肖红蕊, 龚先旻, 王大华(2014). 老年人错误记忆的情绪效价和时间效应. 心理学报, 46(7), 922-930. |
[34] | 肖红蕊, 黄一帆, 龚先旻, 王大华(2015). 简化的联合再认范式中情绪对错误记忆影响的年龄差异. 心理学报, 47(1), 19-28. |
[35] | 闫梦莹(2018). DRM范式下不同情绪状态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
[36] | 杨国立, 李品, 刘竟(2010). 科学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学的新领域. 科普研究, 5(4), 28-34. |
[37] | 杨静, 何昊, 张星星, 弋净, 关青, 罗跃嘉, 张浩波(2021). 不同工作记忆训练对认知功能及相关脑电特征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5(7), 599-605. |
[38] | 姚茹(2017). 学习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缺陷——存储与加工分离的视角. 中国特殊教育, (12), 46-52. |
[39] | 叶超雄, 胡中华, 梁腾飞, 张加峰, 许茜如, 刘强(2020). 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 认知阶段分离. 心理学报, 52(4), 399-413. |
[40] | 叶晓红, 孟迎芳, 唐小庭(2020). 干扰刺激类型对内隐记忆提取干扰的调节. 心理学探新, 40(1), 24-29. |
[41] | 尹杰, 岳童, 杨波, 黄希庭(2018). 疼痛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6(5), 786-790. |
[42] | 张红霞, 陈小莹, 王栋, 马靓, 周仁来(2016). 学习困难儿童的事件性前瞻记忆: 多项式加工树状模型的应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5), 800-804. |
[43] | 张冉冉, 陈永(2020). 人际灵活特质与人际词的入侵错误记忆偏向. 心理月刊, 15(6), 13-14+6. |
[44] | 张蔚蔚, 高飞, 蒋军, 张继元, 张庆林(2012). 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心理学报, 44(12), 1596-606. |
[45] | 张照, 张力为, 龚然(2021). 视觉工作记忆的过滤效能. 心理科学进展, 29(4), 635-651. |
[46] | 赵彤, 杨昭宁(2019). 基于不同情绪的前瞻记忆及TAP效应的影响研究. 心理学探新, 39(4), 326-331. |
[47] | 赵鑫, 党宸(2019). 工作记忆训练对焦虑情绪的改善: 效果及机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7(1), 33-37+123. |
[48] | 赵鑫, 王磊(2020). 工作记忆训练对药物成瘾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及其机制. 心理科学, 43(3), 756-761. |
[49] | 钟毅平, 张文洁, 李亚蕾, 范伟(2018). 时间压力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情绪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 50(9), 929-939. |
[50] | 周仁来, 赵鑫(2010). 从无所不能的“小矮人”到成长中的“巨人”——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研究述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5), 82-89. |
[51] | 祝春兰, 刘伟, 马亮, 张利(2014). 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前瞻记忆. 心理科学进展, 22(12), 1875-1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