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债券与投融资期限错配研究
|
Abstract:
[1] | 刘璐, 张君瑞, 陈天彤, 孙婉莹, 郑子辰.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与展望[J]. 金融纵横, 2021(7): 32-39. |
[2] | Morris, J.R. (1976) On Corporate Debt Maturity Strategies. Journal of Finance, 31, 29-37.
https://doi.org/10.1111/j.1540-6261.1976.tb03193.x |
[3] | Myers, S.C. (1977)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 147-175.
https://doi.org/10.1016/0304-405X(77)90015-0 |
[4] | 方怡向, 詹晓青. 我国绿色债券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及建议[J]. 债券, 2018(9): 23-27. |
[5] | 赵磊, 陈淑婷. 绿色债券界定的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J]. 金融纵横, 2017(12): 74-79. |
[6] | 袁卫秋. 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基于权衡思想的实证研究[J]. 会计研究, 2005(12): 53-58. |
[7] | 白云霞, 邱穆青, 李伟. 投融资期限错配及其制度解释——来自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的比较[J]. 中国工业经济, 2016(7): 23-39. https://doi.org/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6.07.003 |
[8] | 俞雪芳. 民营企业短贷长投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营与管理, 2015(5): 91-93. https://doi.org/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5.041 |
[9] | 马红, 侯贵生, 王元月. 产融结合与我国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基于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8, 21(3): 46-53. |
[10] | 徐亚琴, 陈娇娇. 利率市场化能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么? [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0, 35(5): 116-127. |
[11] | 钟凯, 程小可, 张伟华. 货币政策适度水平与企业“短贷长投”之谜[J]. 管理世界, 2016(3): 87-98+114+188.
https://doi.org/10.19744/j.cnki.11-1235/f.2016.03.008 |
[12] | 邱穆青, 白云霞. 官员访问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J]. 财经研究, 2019, 45(10): 138-152.
https://doi.org/10.16538/j.cnki.jfe.2019.10.011 |
[13] | 罗晓庆. 我国绿色金融投融资期限错配及其制度成因解析[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理工大学, 2020. |
[14] | 宁金辉, 王敏. 绿色债券能缓解企业“短融长投”吗?——来自债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证券市场导报, 2021(9): 48-59. |
[15] | 成琼文, 李赵研. 绿色信贷、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与投融资期限错配[J]. 新金融, 2021(12): 38-45. |
[16] | 李芬. 企业产权性质、投资效率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实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大学, 2010. |
[17] | 李盼. 产权性质、环境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财经大学, 2018. |
[18] | 赖黎, 唐芸茜, 夏晓兰, 马永强.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企业风险吗?——基于短贷长投和信贷获取的视角[J]. 管理世界, 2019, 35(10): 160-171. https://doi.org/10.19744/j.cnki.11-1235/f.2019.0139 |
[19] | 董礼, 陈金龙.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短贷长投: 抑制还是促进? [J].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21, 18(6): 9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