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结构方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Abstract:
[1] | 于文浩. “翻转课堂”的学习满意度——高校课程教学行动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5, 21(3): 65-73. |
[2] | 彭燕, 王琦, 余胜泉. 翻转课堂中促进深度学习的教育内容策展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 2019, 29(3): 46-52. |
[3] | 李晓文. 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1, 31(3): 98-105. |
[4] | 郑燕林. ARCS模型视角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0(3): 18-23. |
[5] | 田媛, 席玉婷. 高校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8): 78-86. |
[6] | 翟雪松, 林莉兰. 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327(4): 104-109. |
[7] | 柳春艳, 李丹, 张宝仁. SPOC 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1): 82-91. |
[8] | 胡国良, 黄美初. 成人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MOOCs的实证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2): 104-112. |
[9] | 池忆. 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J]. 高教探索, 2015(6): 85-89. |
[10] | 翟雪松, 尹吉明, 林莉兰. 结构方程视角下我国翻转课堂满意度模型构建[J]. 高教探索, 2015(5): 65-72. |
[11] | 吴亮, 陈丽, 苏谦. 基于蓝墨云班课移动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 20(2): 1-7. |
[12] | 乜勇, 智飞飞. 翻转课堂对高校课堂教学重构的有效性探讨——以“微型计算机使用与维护”课程为例[J].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5(5): 68-77. |
[13] | 董娟娟, 刘晶晶, 侯雅如. 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11): 150-151. |
[14] | 耿彬. 成都市民办初中体育课评价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8. |
[15] | 毛振东, 王凯玲.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知识文库, 2017(22): 160. |
[16] | 薛云, 郑丽. 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352(5): 137-142. |
[17] | 全玉婷, 曾婷婷. 基于SEM的课程教学质量, 学生满意度及推介强度关系研究——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 教育进展, 2017, 7(5): 239. |
[18] | 程洋洋. 翻转课堂中过程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大学, 2015. |
[19] | 姚丹丹, 段琛, 武彦妮. MOOC环境下现代教学伦理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实证性研究及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12): 1581-1586. |
[20] | 刘允, 杨立军, 罗先辉. 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南京某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调查[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 41(1): 50-55. |
[21] | 陈川, 赵呈领, 吴新全. 学习生态视角下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及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11): 95-101. |
[22] | 张亚媛, 黄春兰.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翻转课堂教学评价[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23(6): 1-4. |
[23] | 赵心慧. 大学生翻转课堂满意度调查研究[J]. 农家参谋, 2017(15): 2. |
[24] | 王绍峰, 黄荣怀. 在线主动学习意愿的产生机理与提升策略[J]. 开放教育研究, 2020, 26(5): 101-112. |
[25] | 汪明远, 赵学锋. 消费者调节定向和从众行为对移动优惠券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J]. 管理学报, 2015, 12(7): 1045-1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