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纳米曝气及挂膜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
|
Abstract:
[1] | 赵振国, 刘丽.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东北水利水电, 2011, 29(6): 52-54. |
[2] | 闫栋华.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概况[J]. 科技资讯, 2018, 16(1): 106-109. |
[3] | 邢雷雷. 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 42(11): 118-121. |
[4] | 邓瑞芳, 张永春, 谷江波.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新疆环境保护, 2004(3): 19-22. |
[5] | 龚清宇, 王林超. 从策略到措施的水环境生态规划——以北京通州星湖工业区为例[J]. 城市规划, 2005(6): 25-32. |
[6] | Liang, J.D., Zhou, Q.X. and Sun, T.H. (2003) A Research Review and Technical Improvement Analysis of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2, 49-55. |
[7] | 宋志文, 毕学军, 曹军. 人工湿地及其在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生态学, 2002, 2(3): 74-78. |
[8] | 林衍, 汤红花, 欧阳嘉, 等. 人工湿地技术用于重庆市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J]. 环境工程, 2016, 34(4): 29-32. |
[9] | 葛俊, 臧振亚, 潘洋. 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在不同类型人工湿地中的沿程去除效果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7): 81-82+84. |
[10] | 周巧红, 王亚芬, 吴振斌. 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31(7): 58-61. |
[11] | 张巍, 赵军, 郎咸明, 等. 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学报, 2010, 4(4): 721-728. |
[12] | 张忠广, 黄津辉, 周绪申, 等. 人工湿地基质挂膜除氮小试实验[J]. 湿地科学, 2013, 11(4): 453-459. |
[13] | Eis’ter, U., Wifyxsner, A., Kuschk, P., et al. (2003) Feet of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2, 93-117. https://doi.org/10.1016/j.biotechadv.2003.08.010 |
[14] | 江浩, 吴涛. 微纳米曝气技术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J]. 海河水利, 2011(1): 24-26. |
[15] | 吕宙, 从善畅, 程婷, 等. 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广州化工, 2014(7): 122-124+168. |
[16] | 夏汉平.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J]. 生态学杂志, 2002, 21(4): 51-59. |
[17] | 崔芳. 进水浓度对人工湿地净化城市湖泊水体影响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 21(3): 201. |
[18] | 潘科, 杨顺生, 陈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研究[J]. 四川环境, 2005, 24(2): 71-75. |
[19] | 白晓慧, 王宝贞, 等.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 32(6): 88-92. |
[20] | 何军, 韦庆敏, 陈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2): 19-20. |
[21] | 国家环境保护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第四版.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16-219. |
[22] | 刘冬, 张慧泽, 徐梦佳. 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现状探析及展望[J]. 环境保护, 2017, 45(4): 25-28. |
[23] | 彭超英, 朱国洪, 尹国, 等.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 2000, 22(6): 43-45. |
[24] | 陈建华. 中国湿地现状、保护与目标展望[J]. 野生动物, 1999(4): 3-6. |
[25] | 邵媛媛, 周军伟, 母锐敏, 等. 中国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2): 381-388. |
[26] | 段志勇, 施汉昌, 黄霞, 等. 人工湿地控制滇池面源水污染适用性研究[J]. 环境工程, 2002, 20(6): 64-66. |
[27] | 刘礼祥, 刘真, 等. 人工湿地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4, 1(1): 40-43. |
[28] | 冀泽华, 冯冲凌, 吴晓芙, 等.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填料及其净化机理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8): 2234-2243. |
[29] | 白雪梅. 三种生态方法去除晋阳湖中氮磷的实验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09. |
[30] | 陈雷, 赵晶.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及应用现状[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2, 29(2): 45-48. |
[31] | 万佳静, 王湛, 李军, 等. 基质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J]. 环境保护科学, 2009, 35(3): 16-19. |
[32] | 李琼辉, 于伟鹏, 李小荣, 等. 6种人工湿地填料对氮?磷的吸附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4): 83-86. |
[33] | 曹飞华, 何琴. 三种人工湿地填料的除磷效果研究[J]. 绿色科技, 2015(3): 217-219. |
[34] | 李林锋. 人工湿地基质对氮磷的吸附特性研究[J]. 广东化工, 2010, 37(6): 12-14. |
[35] | 张玮, 方敏瑜, 张建锋, 等. 塘渠-湿地复合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1): 116-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