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8 

显性负效应在不同类型胰岛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DOI: doi:10.7507/1002-0179.201809080

Keywords: 糖尿病, 显性负效应, 胰岛素, 基因突变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探讨显性负效应在不同类型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分别用含有突变型前胰岛素原互补 DNA(complementary DNA,cDNA)的重组质粒和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 cDNA 的重组质粒共转染 293T 细胞,共有 V(A3)L、C(A7)Y、R(SP6)H、G(B8)S 和 G(C28)R 5 个突变组,将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 cDNA 的重组质粒与含有小鼠野生型前胰岛素原 cDNA 的重组质粒共转染作为正常对照组。转染 48 h 后收集细胞和培养液,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人胰岛素原水平。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35.84±1.89) pmol/L]相比,C(A7)Y 组[(29.28±6.85) pmol/L]和 G(B8)S 组[(33.62±10.52) pmol/L]细胞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显著降低( P<0.01),其余各组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突变型胰岛素原 C(A7)Y 和 G(B8)S 对共存的野生型胰岛素原产生显性负效应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