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AMPK 通过调控 mTOR/Nix 信号通路参与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DOI: doi:10.7507/1007-9424.201704050 Keywords: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机制, 小鼠 Abstract: 目的 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① 分组。将 42 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4 个时点缺血-再灌注(IR)组(2、6、12 及 24 h)、Compound C 组及 Compound C+雷帕霉素(Rapa)组,每组6 只小鼠。Compound C 组:腹腔注射 Compound C(25 mg/kg)1 h 后,建模。Compound C+Rapa 组:腹腔注射 Rapa(1 mg/kg)和 Compound C(25 mg/kg)1 h 后,建模。4 个时点 IR 组、Compound C 组和 Compound C+Rapa 组小鼠制备 HIRI 模型。Sham 组小鼠仅行开腹、游离第一肝门以及关腹操作。② IR 最佳时点筛选。检测 Sham 组和4 个时点 IR 组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取肝组织行 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自噬、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综合血生化检测结果、HE 染色结果和蛋白印迹实验结果确定 IR 最佳观察时点。③ AMPK 机制研究。取 IR-12 h 组、Compound C 组(建模后 12 h)和 Compound C+Rapa 组(建模后 12 h)小鼠肝脏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行罗丹明 123 染色观察线粒体损伤情况,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自噬、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 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 法)检测肝脏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 ① IR 后 12 h 为最佳观察时点。与 IR-12 h 组比较,Sham 组,IR-2、6 及 24 h 组的 ALT 和 AST 浓度均较低(P<0.05);HE 染色结果示 IR-12 h 组小鼠的肝组织结构破坏最为严重;蛋白印迹实验结果示,与 IR-12 h 组比较,Sham 组,IR-2、6 及 24 h 组的 AMPKα、磷酸化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α(p-AMPKα)、Nip3 样蛋白 X(Nix)及 BCL-2 同源的水溶性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水平,以及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 3(LC3)Ⅱ/LC3Ⅰ比值均较低(P<0.05),而磷酸化型哺乳动物 Rapa 靶蛋白(p-mTOR)的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因此 IR 12 h 为最佳观察时点。② 与 IR-12 h 组比较,Compound C 组小鼠肝组织中 PCNA 的表达水平较低(P<0.05),线粒体发光强度较弱,凋亡细胞较多;与 Compound C 组比较,Compound C+Rapa 组小鼠肝组织中 PCNA 的表达水平较高(P<0.05),线粒体发光强度较强,凋亡细胞较少。③与 IR-12 h 组比较,Compound C 组小鼠肝组织中 Nix 及 p-AMPKα 的表达水平和 LC3Ⅱ/LC3Ⅰ比值均降低(P<0.05),而 p-mTOR、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 及 分裂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 Compound C 组比较,Compound C+Rapa 组小鼠肝组织中 p-AMPKα 和 Nix 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 p-mTOR、Caspase-3 和 Cleaved Caspase-3 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 结论 在小鼠 HIRI 过程中,AMPK 通过 m-TOR/Nix 通路调节线粒体自噬和凋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