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 2016
基于生物量的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结构 及生态质量评价Keywords: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群,生物量,摄食均匀度指数,多元AZTI海洋生物指数,渤海湾 Abstract: 基于2011年5月和9月2个航次获取的生物及环境数据, 分析了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摄食群组成, 并首次利用以生物量构建的摄食均匀度指数(the feeding evenness index, bjFD)和多元AZTI海洋生物指数(multivariate-biomass AZTI marine biotic index, M-bAMBI)对渤海湾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由4类组成, 分别是肉食者、碎屑食者、浮游生物食者和杂食者, 未发现植食者。2个航次均以浮游生物食者和杂食者的生物量最高, 碎屑食者最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河口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群组成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两个航次均以海河口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risk index, RI)较低, 且5月航次该指数沿河口向外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梯度。bjFD平均值为0.28, 指示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生态质量较差, 其中低值区集中在海河口、北塘口及其附近海域, 与风险指数值的低值区基本吻合。BEST分析表明温度、盐度、重金属及营养盐等是影响bjFD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与M-bAMBI相比, bjFD对海河口及北塘口较差的环境质量状况更为敏感。总体上, bjFD适用于评价渤海湾的生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