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8 

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DOI: 10.7661/j.cjim.20171025.277

Keywords: 半球间抑制理论 针刺法 脑梗死 运动功能 运动诱发电位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试验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针刺患侧穴位、健侧穴位、患侧和健侧穴位,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共20次。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MEP潜伏期及CM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MEP潜伏期及CMCT显著短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针刺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P<0.05),MEP潜伏期和CMCT均显著短于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P<0.05)。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针刺法、传统巨刺法比较,基于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可以更好地调节脑梗死偏瘫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显著提高其运动功能评分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