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
新癀片对牛奶致家兔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机制研究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6.22.017 Keywords: 新癀片 解热机制 细胞因子 协同作用 吲哚美辛 白细胞介素 前列腺素E2 肿瘤坏死因子α 精氨酸加压素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苷 Na+, K+-ATP Abstract: 目的 探讨新癀片对牛奶致家兔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牛奶致家兔发热模型,测定给药后1、4 h体温,并取下丘脑测定与体温相关的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β、IL-6、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加压素(AVP)、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Na+,K+-ATP等指标。结果 新癀片给药1、4 h后均能显著降低家兔体温,显著降低家兔下丘脑IL-1α、IL-1β、IL-6、PGE2、TNF-α、cAMP水平及cAMP/cGMP值,降低Na+,K+-ATP活力;给药后4 h能显著升高AVP水平。与吲哚美辛比较,新癀片给药后4 h能进一步降低家兔下丘脑IL-1β、IL-6、cAMP水平及cAMP/cGMP值,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降低PGE2水平,给药后1 h能显著降低IL-1α水平。结论 新癀片的解热作用机制与调节下丘脑中体温调控相关因子IL-1α、IL-1β、IL-6、PGE2、TNF-α、cAMP、cAMP/cGMP、Na+,K+-ATP、AVP有关;其中药成分与吲哚美辛发挥协同作用,从而延长吲哚美辛解热作用时间并且增强吲哚美辛的解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