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暗紫贝母超细粉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09.011 Keywords: 暗紫贝母 超细粉体 扫描电镜 粒径 球磨法 单因素实验 膨胀度 总生物碱 休止角 松密度 醇溶性浸出物 粒径分布 Abstract: 目的 研究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在不同制备条件下粉体形貌和粒径分布及研磨前、后的理化性质差异,为暗紫贝母超细粉体的粒径控制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设计单因素实验,采用球磨法制备不同球磨时间、球料比、转速条件下的暗紫贝母超细粉体,扫描电镜观察粉体形貌,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对比球磨前后粉体粒径大小和分布、膨胀度、总生物碱含量等性质。结果 暗紫贝母超细粉体的较优制备条件为研磨时间为0.5 h,球料比为12∶1,转速为250 r/min。暗紫贝母超细粉体体积平均粒径(D[4,3])为(26.92±0.12)μm,D90为(45.15±0.18)μm。研磨后,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膨胀度和休止角增大,粉体的引湿性无显著变化,松密度减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有较大提高。结论 适度球磨能显著降低暗紫贝母粉体尺寸,改善粒度分布,提高总生物碱含量,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