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Keywords: 小麦白粉菌 病菌监测 群体毒性频率 抗性基因 抗病育种 Abstract: 通过对陕西省近6年来的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监测结果表明, 供试陕西省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 Pm1c、Pm2、Pm4a、Pm4b、Pm4c、Pm5b、Pm12、Pm13、Pm16、Pm21、Pm24、Pm30、Pm35、Pm40、Pm46、Pm2+Mld、Pm2+6、Pm4+8和Pm4b+5b 的毒性频率均低于30%, 是当前的有效抗病基因(组合); 对抗病基因(组合) Pm1a、Pm3a、Pm3b、Pm3c、Pm3e、Pm3f、Pm5a、Pm6、Pm7、Pm8、Pm17、Pm19、Pm25和Pm1+2+9 的毒性频率均高于70%, 说明抗病性能较差, 已不适合在育种和生产上使用。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 Pm3d、Pm24、Pm35和Pm“XBD” 毒性频率呈下降趋势, 对 Pm2、Pm4a、Pm4b、Pm5b、Pm2+6、Pm4+8、Pm4b+5b 呈上升趋势, 应加强对其重点监测。监测发现, 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 Pm12、Pm16、Pm21和Pm46 的毒性频率为0, 对 Pm1c 为0.63%, 表明这几个基因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病基因, 应加快对其合理利用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