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分析DOI: 10.19723/j.issn.1671-167X.2018.05.032 Abstract: 摘要: 肾盂旁囊肿是指位置邻近肾盂、肾窦的特殊类型囊肿。Kiryluk等[1]将起源于肾窦的囊肿定义为肾盂周围囊肿,而将起源于肾窦外、侵入肾窦的囊肿定义为肾盂旁囊肿,目前临床上通常将以上两种类型统称为肾盂旁囊肿。肾盂旁囊肿的发病率约占肾囊性病的1%~3%,因囊肿位置靠近肾盂,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压迫肾集合系统或肾蒂血管而出现症状,需予以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存在技术难度:肾盂旁囊肿位置深且与肾动脉及输尿管紧邻,术中分离暴露困难;与周围血管及脏器较近或粘连,易损伤血管或脏器导致出血量增多;肾盂旁囊肿与输尿管关系紧密,易损伤肾盂、输尿管,造成尿瘘或肾盂输尿管梗阻;肾盂旁囊肿直径较大或术中肾窦外囊壁分离范围不足,容易致术后复发。 传统的开放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技术较为成熟,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可用于治疗肾盂旁囊肿。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6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单中心收治的22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