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香溪河消落带不同恢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的种子雨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DOI: 10.3724/SP.J.1145.2016.02001

Keywords: 消落带, 恢复模式, 种子雨, 时空变化, 相似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种子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群落的更新潜能和演变趋势. 采用种子雨萌发实验,研究香溪河消落带人工和自然恢复模式下消落带种子雨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密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消落带种子雨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动态有较大差异. 其中人工恢复地种子雨包含29种植物,而自然恢复地有36种,组成均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为主. 人工恢复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但优势度指数高于自然恢复地. 种子雨的多样性以消落带出露初期和后期为高,中期较低;消落带中上部高于中下部. 人工恢复地种子雨月平均密度为150.09(± 34.118)粒/m2,以7月份为最高;而自然恢复地为138.72(± 51.298)粒/m2,以4月份为最高. 人工恢复地各水位高度种子雨平均密度为489.60(± 31.195)粒/m2,自然恢复地为445.16(± 49.974)粒/m2,空间分布均以165 m处的种子雨平均密度最高. 两种恢复地的地表植物群落和种子雨的相似性较高,其中人工恢复地相似系数略高于自然恢复地. 综上所述,人工恢复有效增加了消落带植物群落种子雨的密度,并对种子雨的组成和时空分布产生影响,促进了消落带,特别是消落带下部等难以恢复地段植物群落的生态恢复. (图5 表5 参3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