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
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DOI: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5.01.005 Keywords: 早产儿视网膜病/治疗,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激光凝固术 Abstract: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效果。 方法临床确诊为ROP的49例患儿9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阈值前病变1型7例14只眼,阈值期病变38例74只眼,急进性后部型ROP(AP-ROP)4例8只眼。屈光间质清楚,以纤维增生为主的Ⅱ区3期病变者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组),共40例78只眼;屈光间质欠情楚,Ⅰ区病变、AP-ROP及全身情况较差者接受IVR治疗(IVR治疗组),共9例18只眼。对比分析不同治疗组及不同分期患儿的首次治疗治愈率。对比分析阈值前病变1型、阈值期病变及AP-ROP患儿的首次治疗治愈率差异。 结果激光治疗组78只眼中,首次治疗成功75只眼,治愈率为96.15%;病情继续进展至4A期3只眼,占3.85%,转外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病情稳定。IVR治疗组18只眼中,首次治疗成功8只眼,治愈率为44.44%;病情继续进展10只眼, 占55.56%,经补充激光光凝治疗或重复IVR治疗后病情均稳定。激光治疗组与IVR治疗组首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49,P<0.05)。阈值前病变1型、阈值期病变及AP-ROP患儿的治愈率分别为57.14%、95.95%、50.00%;3者之间首次治疗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87,P<0.05)。 结论激光光凝治疗以纤维增生为主的Ⅱ区3期病变有较好疗效。IVR治疗1区病变、AP-ROP和全身情况较差者也可获得较好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