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认识特发性黄斑裂孔分类及治疗新趋势 提升特发性黄斑裂孔诊断治疗水平DOI: doi: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7.04.002 Keywords: 视网膜穿孔/诊断, 视网膜穿孔/治疗, 述评 Abstract: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分期分类是IMH诊断治疗的基础。根据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所见的玻璃体视网膜形态特征,将IMH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有玻璃体附着或无玻璃体附着;根据玻璃体附着情况分为玻璃体黄斑附着和玻璃体黄斑牵引;依据水平方向测量的黄斑裂孔直径大小,分为大中小黄斑裂孔。IMH新的分类体系及具体分类指标丰富完善了传统IMH4期分期理论,更好地描述了IMH的发生发展过程,应作为当今IMH诊断分型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指征判断、具体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手术疗效评估的基本准则。内界膜(ILM)剥除对神经节细胞的损害是IMH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关注的重点。对于复杂、大的IMH,采用ILM瓣翻转技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其黄斑裂孔的闭合率;对于小于250 μm的IMH,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时不需要剥除ILM,手术后也不需要面向下的头低位。根据每个患者IMH新的分类信息等眼部及全身特点,依照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是IMH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