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下肢机械力线改良精准对线方法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研究DOI: doi:10.7507/1002-1892.201701037 Keywords: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 下肢机械力线 Abstract: 目的探讨采用下肢机械力线改良精准对线方法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2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62 例(68 膝)接受 OWHTO 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2 年 1 月—2014 年 3 月共 29 例(32 膝)患者术中采用传统方法定位下肢机械力线(传统组),2014 年 4 月—2015 年 12 月共 33 例(36 膝)患者术中采用改良方法定位下肢机械力线(改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程、骨关节炎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摄双下肢全长 X 线片,观测术侧下肢机械力线,以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表示;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美国西部 Ontario 与 McMaster 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传统组 1 例截骨部位切口发生血肿,经对症处理后 3 周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低于传统组(t=11.934,P=0.000;t=11.663,P=0.000);但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9,P=0.83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传统组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12.7 个月;改良组随访时间 3~22 个月,平均 13.2 个月。患者膝关节内侧间隙疼痛症状均消失。末次随访时,两组 HSS 评分以及 WOMAC 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X 线片复查示,两组患者股胫角均得到纠正。两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 HKA 角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下肢机械力线定位方法相比,OWHTO 术中采用下肢机械力线改良精准对线方法,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医患双方辐射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