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胃癌淋巴结转移及其组织病理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DOI: doi:10.7507/1007-9424.201610049

Keywords: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探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的关系,从而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 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2013 年 8 月至 2016 年 5 月期间接受胃癌标准根治术(D2)、扩大根治术(D3)及 D3+ 手术的 160 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部位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的关系。 结果 ①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的大体分型、T 分期、分化程度及 Borrmann 分型有关,即在进展期、T4 期、分化程度不良及 Borrmann Ⅲ+Ⅳ型胃癌患者中的淋巴结转移率均分别明显高于早期胃癌患者(P<0.05)、T1~T3 期胃癌患者(P<0.05)、分化程度良好的胃癌患者(P<0.05)以及 Borrmann Ⅰ+Ⅱ型胃癌患者(P<0.05);而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及肿瘤直径均无关(P>0.05)。② 贲门部癌分化程度良好时,淋巴结转移主要出现在第一、二站;而其分化程度不良时,淋巴结转移除第一、二站以外,No.13 淋巴结也出现转移。胃体部癌分化程度良好时,淋巴结转移多出现在第一、二站,偶有 No.12 淋巴结出现转移;而其分化程度不良时,除第一、二站淋巴结转移以外,No.12、No.13 及 No.14 淋巴结也会出现转移。胃窦部癌分化程度良好时,部分病例的淋巴结转移已达 No.11、No.12 及 No.13 淋巴结;而其分化程度不良时,部分病例还出现 No.15 和 No.16 淋巴结转移。③ TopoⅡα、Villin、Ki-67、CK-8 及 CK-18 蛋白在分化程度不良的胃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良好者(P<0.05),而 P-gp、GST-π 及 c-erbB-2 蛋白在分化程度不良的胃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分化程度良好者(P<0.05)。TopoⅡα、P-gp、Villin、Ki-67、CK-8 及 CK-18 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但 GST-π 和 c-erbB-2 蛋白表达在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 肿瘤所在的不同部位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大体类型、临床分期、T 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及 Borrmann 分型均无关(P>0.05)。 结论 进展期、肿瘤浸润深度达到 T4、分化程度越低以及 Borrmann Ⅲ+Ⅳ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对于贲门部癌分化程度良好的患者宜行标准 D2 术式,分化程度不良者宜行 D2+No.13 术式;对于胃体部癌分化程度良好的患者宜行 D2+No.12 术式,分化程度不良者可行 D3 术式;对于胃窦部癌患者无论其分化程度如何均应当施行 D3 术式,且对于分化程度不良患者需视术中情况选择性清扫 No.15 和 No.16 淋巴结。联合检测 TopoⅡα、Villin、Ki-67、CK-8、CK-18、P-gp、GST-π 及 c-erbB-2 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标志物可能有利于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的准确性并对胃癌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