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8 

气压泵联合微波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

DOI: doi:10.7507/1007-9424.201708044

Keywords: 上肢淋巴水肿, 物理治疗, 早期干预,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探讨早期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前瞻性收集 2014 年 6 月至 2016 年 6 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 20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预防方法处理,干预组患者除常规接受预防方法外,于术后第 2 天开始使用空气压力泵联合微波理疗仪进行预防性物理治疗。比较 2 组患者术后 6 个月和术后1 年时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差异,并探讨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干预组有 99 例患者纳入分析,对照组有 96 例患者纳入分析。① 2 组患者术后 6 个月及术后 1 年时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2.0%(2/99)比 9.4%(9/96)]和术后 1 年时[5.1%(5/99)比 17.7%(17/96)],干预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②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45,P=0.008)、肿瘤位置(OR=1.72,P<0.001)、TNM 分期(OR=2.01,P=0.033)、腋窝阳性淋巴结数量(OR=1.15,P=0.005)及术后放疗(OR=1.23,P=0.016)均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年龄>60 岁,肿瘤位于外上及外下象限,TNM 分期为Ⅲ期、腋窝阳性淋巴结数量>5 枚以及术后接受放疗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较高。 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尽早对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对于具有上肢淋巴水肿高危发病因素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预防性物理治疗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