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DOI: doi:10.7507/1002-1892.201704002 Keywords: 诱导膜技术, 感染性骨缺损, 清创, 骨水泥 Abstract: 目的 探讨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11 年 1 月—2014 年 6 月,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36 例 37 处创伤。其中男 28 例,女 8 例;年龄 20~68 岁,平均 36 岁。均为创伤后发生感染性骨缺损,骨缺损位于胫腓骨 24 例 25 处,股骨 6 例 6 处,尺桡骨 2 例 2 处,跟骨 3 例 3 处,锁骨 1 例 1 处。发病至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时间为 0.5~36.0 个月,平均 6.2 个月;其中 15 例患者为急性感染(病程<3 个月)。一期手术去除内固定物后,彻底清除感染坏死的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并在骨缺损处填充含抗生素骨水泥块;彻底清创后如果存在骨折不稳,则以外固定支架或石膏予以稳定;术后给予敏感抗生素。二期(一般一期术后 6~8 周)取出骨水泥,小心保护由骨水泥诱导形成的诱导膜,并在诱导膜内填充颗粒状自体髂骨。 结果 清创术后患者住院时间 17~30 d,平均 22.2 d;二期术后住院时间 7~14 d,平均 10 d。16 例清创术后行局部皮瓣移位或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者,术后皮瓣均成活。1 例股骨骨折患者术后 11 个月感染复发改行 Ilizarov 技术治疗;1 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 1 个月感染复发最终行截肢术;1 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清创术后感染未能控制,后行多次清创术并最终行踝关节融合;1 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失访;余 32 例 33 处获随访,随访时间 1~5 年,平均 2 年。感染控制率 91.7%(33/36)。患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 4~12 个月,平均 7.5 个月;均无再骨折发生。其中 1 例股骨干骨缺损患者侧方成角 15°,下肢短缩 1.5 cm;7 例出现钉道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钉道护理后好转。末次随访时,6 例关节周围骨缺损患者邻近关节功能受限。 结论 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操作简便,不受限于骨缺损大小,疗效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