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在气道支架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DOI: doi:10.7507/1002-0179.201607111

Keywords: 螺旋 CT 技术, 后处理技术, 恶性气道狭窄, 气管食管瘘, 气道支架置入, 应用价值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探讨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在气道支架置入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 2012 年 5 月—2016 年 4 月间因恶性气道狭窄或恶性气管食管瘘行气道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 23 例,平均年龄(61.6±10.0)岁。支架置入术前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 64 层多层螺旋 CT 检查,同一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接受2种检查,以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及 CT 仿真内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多种方式重组,对狭窄气道或瘘口的位置、狭窄程度、瘘口大小、狭窄气道远端情况进行评估,并测量狭窄段气道的相关数据;评估支架置入术后气道的通畅程度、支架的位置和形态、邻近气道及合并症等情况。比较两者的阳性预测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根据螺旋 CT 气道三维重建检查提供的相关数据,成功地完成了气道支架置入。23 例患者共置入支架 30 枚,其中柱型 21 个,L 型 3 个,Y 型 6 个。支架均保持在原位,通畅且无变形;支架置入后气道恢复通畅,瘘口封闭,饮水、进食呛咳及呼吸困难缓解。支气管镜检查和 CT 检查对诊断气道狭窄的阳性率均为 100%(23/23)。3 例(13%)患者因气道严重狭窄,无法依靠支气管镜对狭窄段气道进行测量。并发症发生情况:MPR 显示在支架的两端和内部肿瘤生长导致的气道狭窄者 3 例,CTVE 显示黏液阻塞者 2 例。 结论 64 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在恶性气道狭窄或气管食管瘘的患者,能准确地测量瘘口及狭窄段气道的相关数据,对于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及术后疗效观察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