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远程遥控骨水泥推注系统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DOI: doi:10.7507/1002-1892.201612104 Keywords: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远程遥控骨水泥推注系统,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Abstract: 目的 通过与术中间断手推注骨水泥进行比较,评估远程遥控骨水泥推注系统(remote controlled injection manipulator system,RCIM)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2010 年 9 月—2016 年 1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48 例行 PKP 治疗的单节段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骨水泥推注方式分为 2 组:对照组 22 例采用手推杆间断推注骨水泥,试验组 26 例采用 RCIM 辅助推注骨水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致伤原因、累及椎体、骨密度 T 值、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伤椎后凸 Cobb 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术中骨水泥灌注期时间、医患双方接受辐射剂量、骨水泥注入量;采用 VAS 评分、伤椎后凸 Cobb 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骨水泥弥散面积比值、骨水泥渗漏率评价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 个月。术后均无骨水泥毒性反应,无脊髓、神经损伤,无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术者接受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骨水泥灌注期时间、骨水泥弥散面积比值及患者接受辐射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有 6 例(27.27%)和 2 例(7.69%)出现骨水泥渗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P=0.029);两组均无经后壁向椎管内渗漏。两组术后 3 d 及 6 个月 VAS 评分、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伤椎后凸 Cobb 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CIM 辅助 PKP 治疗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缩短了灌注期时间,可有效减少患者接受辐射剂量,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