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5 

不同脊髓前方致压因素对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DOI: doi:10.7507/1002-1892.20150238

Keywords: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管狭窄, 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比较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软性或骨性致压物、轻型或重型患者的疗效差异,以明确脊髓前方致压物分型的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2月-2013年2月采用颈后路扩大单开门减压术治疗的1 216例多节段CSM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4组: A组为脊髓前方致压物为软性、椎管侵占率为轻型(MRI示致压物椎管侵占率<50%)者,569例(46.8%);B组为脊髓前方致压物为软性、椎管侵占率为重型(MRI示致压物椎管侵占率≥ 50%)者,365例(30.0%);C组为脊髓前方致压物为骨性、椎管侵占率为轻型者,210例(17.3%);D组为脊髓前方致压物为骨性、椎管侵占率为重型者,72例(5.9%)。4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脊髓受压程度不同,术前4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术后共发生脑脊液漏9例,其中A组2例、B组1例、C组3例、D组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术后4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椎板再关门及C5神经根麻痹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74个月,平均35个月。D组17例(23.6%)于术后6~12个月出现症状再恶化,其他3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各组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D组JOA评分、改善率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B、C组(P<0.05),A、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脊髓前方致压物分为软性、骨性及轻型、重型,对判断多节段CSM手术预后、确定术式具有指导意义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