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
近视眼角膜后表面曲率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Keywords: 角膜后表面曲率,角膜后表面高度,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近视 Abstract: 摘要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青年近视200例(400眼),按屈光度不同分为4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的角膜中央点、最薄点、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以及距角膜中心1.5 mm ,2.5 mm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颞侧、鼻侧部位的后表面曲率及相对应的后表面高度、前表面曲率、角膜厚度、前房的深度进行测量.结果 后表面最大曲率值(-6.74±0.36) D,负值最大点多位于旁中心1.5 mm上方(30.6%),其次是旁中心1.5 mm下方(19%).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最薄点、中央点3个点的后表面曲率在不同近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部位的后表面曲率与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后表面曲率与后表面高度,前表面曲率呈负相关.与相应的角膜厚度呈正相关.最薄点:后表面曲率与后表面高度和前表面曲率呈负相关.与角膜厚度呈正相关.中央点:后表面曲率与后表面高度,前表面曲率呈负相关.结论 角膜后表面曲率负值最大点多位于旁中心1.5 mm上方,其次是旁中心1.5 mm下方.角膜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最薄点、中央点3个点的后表面曲率与近视程度无关;影响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因素包括后表面高度、角膜厚度和前表面曲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