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不同通气方式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DOI: 10.11852/zgetbjzz2017-0719

Keywords: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高频振荡通气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目的 分析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过程中联合不同通气方式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5月收集65例符合纳入标准RDS早产儿,其中手动通气组32例,高频通气组3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气管内注入PS经皮氧分压(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变化、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胸部X线改善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PS给药时两组均出现短暂tcPO2降低、tcPCO2升高,给药后tcPO2快速升高、tcPCO2降低,手动通气组比高频通气组变化显著且持续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15 min时二者达到稳定状态,高频通气组先于手动通气组; 1 h时高频通气组OI、RI均低于手动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通气组PS后X线表现显著改善,且机械通气时间低于手动通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漏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下气管内注入PS可更显著减少tcPO2、tcPCO2波动;更有效改善重症RDS新生儿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