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

Keywords: 宝天曼,碳密度,器官碳库,分配格局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是影响森林植被碳库分配格局的重要因子。拟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幼龄)、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明确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对研究区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采用样地调查法结合木本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的方法获得植被碳库,进而划分植物器官碳库以及群落径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林型和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林型的总植被碳库分别为54.86、102.22、116.91和 132.16 t/hm2。中龄林和幼龄林间的地上植被碳库、总植被碳库差异显著(P<0.05),但是地下植被碳库的差异并不显著。除栓皮栎林以外,各林型器官碳库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栓皮栎林具有最大的根冠比。(2)栓皮栎林、鹅耳枥林和针叶林都以小树[胸径(DBH)<10 cm]个体比例相对较高。对于地上、地下、总植被碳库,1~<20 cm 径级个体的碳库贡献率都呈现出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趋势,而大树(DBH为 50~60 cm)的贡献率则表现为针阔混交林大于其他林型。栓皮栎林中小树对总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下大于地上,针阔混交林中大树对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上大于地下。建议森林管理应针对不同林型和林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方案,以保持较高的植被碳库水平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