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
脑瘫儿童下肢肌电信号和踝关节角度特性分析DOI: 10.3969/j.issn.1005-202X.2017.03.009 Keywords: 脑瘫, 信号复杂度, 踝关节角度, 腓肠肌, 胫骨前肌 Abstract: 分析脑瘫儿童下肢肌电信号复杂度特性和行走过程中踝关节跖屈角度和背伸角度大小特性,指导医生选择合适 的治疗和康复措施。选择2014 年6~7 月间深圳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的脑瘫儿童25 例,患者下肢均异常,患者及 家长自愿完成实验。25 例脑瘫儿童年龄2~8 岁,平均(5.44±1.85)岁,平均身高(108.44±13.39)cm,平均体质量(18.24± 5.46)kg。受试者沿着5 m步态平台以自己最为舒适的步速行走,采用美国BIOPAC公司的MP150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获得下肢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采用加速度传感器记录踝关节角度参数,采用Footscan 足底压力系统记录 患儿足底压力参数,并在测试前由专业医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采用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显示行走过程中脑瘫患儿下肢严重侧腓肠肌和胫骨前肌肌电信号平均样本熵分别为1.78 和1.76,而较轻侧腓肠肌和胫 骨前肌肌电信号平均样本熵分别为1.45 和1.39,表明严重侧肌肉参加运动的运动单元数量比较轻侧有所增加。严重侧 踝关节跖屈和背伸运动的角度峰值平均值分别为49.89°和-5.29°,而较轻侧踝关节跖屈和背伸运动的角度峰值平均值分 别为54.28°和-8.20°,表明严重侧比较轻侧踝关节角度小。脑瘫患儿足底压力分布不均匀,足弓部位压力分布最大,并且 足跟触地初期、足前部触地期、整足支撑期和足前部蹬离期时间依次呈增长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