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7 

转移性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化疗后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7.08.010

Keywords: 睾丸肿瘤,化学疗法,非精原细胞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目的 探讨转移性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化疗后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PC-RPLND)的疗效及淋巴结病理为坏死的相关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接受PC-RPLND治疗的43例转移性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资料,年龄12~58岁,平均(29.0±11.5)岁。临床分期Ⅱ期22例,Ⅲ期21例。睾丸原发灶病理类型:含精原细胞瘤成分19例,胚胎癌成分22例,卵黄囊瘤成分13例,绒癌成分3例,成熟畸胎瘤成分11例,未成熟畸胎瘤成分2例。所有患者在睾丸肿瘤切除术后均先行化疗,再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RPLND)。RPLND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常规、胸部、腹部和盆腔CT或超声检查。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化疗后淋巴结坏死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PC-RPLND手术时间50~715 min,平均278 min;出血量50~5 000 ml,平均425 ml,8例需输血,2例手术需其他科协助。PC-RPLND术后并发症情况:肠梗阻4例,乳糜性腹水4例,术后高热1例,逆行射精10例。腹膜后淋巴结直径0.8~18.2 cm,平均3.8 cm。PC-RPLND术后腹膜后淋巴结病理类型:组织坏死15例,畸胎瘤17例;活性癌细胞11例。术后随访6~1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39例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7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中5例死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收缩率(HR=0.016,95%CI:0~0.698,P=0.032)和化疗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HR=25.811,95%CI:0.678~982.624,P=0.017)为化疗后腹膜后淋巴结坏死的预后因素。 结论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是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化疗后残余病灶的有效治疗方式。化疗前血清LDH正常和化疗后肿瘤缩小明显(>50%)的病例,腹膜后残存淋巴结为坏死组织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可以作为避免行PC-RPLND的参考因素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