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
超深度焦磷酸测序技术用于HIV-1RT基因区原发性耐药突变的研究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4.10.015 Keywords: HIV-1,原发性耐药,超深度焦磷酸测序,Sanger法测序,核苷类药物,非核苷类药物 Abstract: 目的 利用超深度焦磷酸测序技术(UDS)研究湖南省HIV感染者中原发性耐药流行趋势。方法 90 份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同时采用UDS测序和Sanger 测序进行HIV基因型耐药检测,测序结果采用斯坦福大学HIV 耐药突变数据库进行分析比对,分析湖南省HIV-1 反转录(RT)基因区原发性耐药突变情况。结果 UDS 检测成功获取90 份测序结果,84.4%为AE亚型(76/90),发现38 例(42.2%,38/90)针对RT基因区的耐药突变位点,其中14 例样本仅发生核苷类反转录酶(NRTI)耐药突变(15.6%),15 例仅发生非核苷类反转录酶(NNRTI)耐药突变(16.7%),9 例样本同时发生了NRTI 和NNRTI 类耐药突变。在16 个位置上共发现54 次耐药突变。17 例(18.9%,17/90)样本有针对RT基因区的中度及以上的耐药突变。传统Sanger 法仅检出7 例;其中针对NRTI 类药物耐药的6 例;针对NNRTI 类药物耐药的5 例。结论 Sanger 法测序能够鉴定出显著的耐药性突变(≥20%),但不能及时发现尚未达到显著突变量的突变位点或稀有型抗药型突变(<20%)。而UDS则能更灵敏检测到低频突变毒株,这些耐药突变同样可在药物选择压力下快速的增长引起病毒学治疗失败,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因此选择更高灵敏度和精确度的技术检测低水平耐药突变位点,对于HIV抗病毒临床治疗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