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
广州地区活禽市场休市措施对控制禽流感病毒污染效果的评价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4.07.017 Abstract: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5 个活禽市场休市前后9 轮外环境监测结果, 评估休市措施对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控制的成效及影响。方法 2014 年1 月对5 个第1 轮环境监测检出H7N9 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活禽市场所有存栏活禽采取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全面清洗消毒和3 d 休市的应急措施, 其后开展第2 轮监测, 复市1 周内再进行第3~9 轮监测。采用RT-PCR检测环境标本中A型流感病毒核酸, 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H5、H7、H9 病毒亚型。结果 共采集外环境标本654 份。第1 轮监测中A型流感病毒活禽销售摊点阳性率为94.44%, H5/H7/H9 病毒亚型阳性率为61.11%, 处置消毒后阳性率下降至0, 复市后阳性率回升, 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由第3 轮的50.00%升至第9 轮的72.22%,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5/H7/H9 病毒亚型阳性率由第3 轮的0 升至第9 轮的44.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轮监测中A 型流感病毒标本阳性率为28.89%, H5/H7/H9 病毒亚型标本阳性率为17.78%, 处置消毒后标本阳性率降为0, 复市后阳性率回升, 标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由第3 轮的19.67%升至第9 轮的27.5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5/H7/H9 病毒亚型标本阳性率由第3 轮的0 升至第9 轮的8.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禽宰杀工具标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2.4%, 35/156)。复市后1 周内, 后期污水和饮水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25.9%, 12.4%)均高于初期(8.3%, 8.6%),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禽过夜存栏的销售摊点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91.7%)高于不存栏过夜者(33.3%), 同时售卖多种禽类的摊点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85.7%)高于非售卖多种禽类摊点(2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市场内活禽宰杀对禽流感病毒污染扩散的风险大, 污水、饮水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蓄积效应, 活禽存栏过夜和多种类禽鸟混养是销售摊点存留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对活禽市场采取清洁消毒等休市措施可清除禽流感病毒的污染, 但复市后即反弹, 对污染控制的持续效果并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