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5 

安徽省2013年居民死因分析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5.09.015

Keywords: 死因,监测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分析安徽省居民死因,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按安徽省地理特征分片区对2013年安徽省国家疾病监测点(DSPs)常住人口多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安徽省及各片区人口均呈老年型,老龄化程度为江淮 >皖南 >淮北。居民死亡率为627.10/10万。疾病死亡率存在片区、性别、年龄差异。总死亡率及慢性病、伤害死亡率均为淮北 >江淮 >皖南;感染类疾病死亡率在不同片区间差异较小。无论片区和病种,男性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从年龄看,慢性病死亡率在 >45岁人群较高,尤其65~84岁人群;伤害死亡率在15~岁和45~岁组人群中较高;感染类疾病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不明原因疾病死亡多见于 >65岁人群。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无论性别或片区,主要死因均相近,仅顺位略有不同。不同年龄组人群主要死因不同,在不同片区相同年龄组人群主要死因大致相同,0~岁组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1~14岁者主要死因为伤害、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15~44岁人群主要死因均为伤害和恶性肿瘤;45~64岁人群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伤害、脑血管病和心脏病;65~岁者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85岁者主要死因为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结论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伤害是安徽省居民的主要死因。慢病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45岁人群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等疾病防控;15~44岁人群是伤害防控重点人群;淮北片区是安徽省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关注的重点地区,尤其慢性病及伤害防控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